歷彥平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引導鎂制品企業節能降碳清潔生產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加強行業政策引領
編制《大石橋市菱鎂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和《大石橋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按照“資源保供、產能壓減、商品穩價、產值增長”的要求,實行源頭治理、總量控制、全程監管,推進技術改造、數字改造、綠色改造,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資源優勢打造產業優勢,全力推進菱鎂行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實現大的突破、實質性的突破。
二、提升科技水平
去年我市菱鎂行業新增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新增6家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營口菱鎂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菱鎂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大石橋市美爾鎂制品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菱鎂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遼寧嘉順、大石橋美爾鎂2家企業獲得中國菱鎂行業達標企業。大石橋市金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入選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示范單位。
三、嚴控菱鎂產能
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關于推進菱鎂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遏制菱鎂礦浮選及鎂砂行業產能過剩,提高產業集中度。一是推進產能置換。完成臨峰耐火、青花集團等9戶企業6個項目的產能置換,已在省工信廳網站公示、公告,對營口大益礦產有限公司電熔鎂砂項目進行產能置換,目前已在省工信廳網站公示。二是落實《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組織菱鎂行業開展申報診斷,推動企業節能改造升級,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其中中鎂高溫、美爾鎂和宏遠等3家涉鎂企業參與診斷服務。
四、培育優質項目
積極推進優質項目培育,遼寧嘉順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防火電纜用特種礦物質絕緣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已經建成投產,年產值實現2.5億元。該項目是順應綠色智能環保的要求,對傳統生產體系進行數字化重構,引入先進智能設備代替傳統機臺生產模式,在提高生產效率,改善作業環境的同時將生產管理、人員管理及財務管理逐步實現數字化融合,穩步向智能化工廠轉型。
五、加快轉型升級
積極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光陽耐火投資1.3億元建設智能化生產車間、中鎂高溫投資0.8億元建設節能環保生產線、金泓源年產20萬噸新型窯外分解工藝鍛燒氧化鎂粉等項目,通過引進先進的數字化設備,運用機器人群管控系統、5G數據傳輸、MES系統等數字化技術,已經在部分企業、生產線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營口雷法、遼寧奧鼎等68家企業,累計投入6255萬元,基本完成90座隧道窯、梭式窯煤改氣;金岱科技、凱寧實業等15家企業建成大型環保爐窯55座。中建鎂磚獲得省數字化車間稱號。美爾鎂、菱鎂化工2家企業獲得遼寧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中鎂高溫的鎂質燒成耐火材料智能工廠案例被評為國家級建材行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
六、推進綠色發展
積極推進菱鎂企業綠色發展。遼寧嘉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遼寧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獲評省級“綠色工廠”稱號;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獲評省級“綠色園區”。推動菱鎂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重點推廣鎂源科技的“利用菱鎂石尾礦進行二氧化碳捕集和余熱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遼寧中鎂集團“利用廢棄高鈣菱鎂礦石制備高熔點鎂鈣磚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應用”、營口宏遠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與中煤科工唐山研究院共建“菱鎂礦重選法提純中試實驗研究基地”等資源高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項目,促進了耐材行業生產設備向大型化、自動化、環保零排放轉型升級,提質降本增效。
七、產業鏈協同發展
鼓勵鎂制品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協同合作,共同推進節能降碳和清潔生產,形成綠色產業鏈。加強行業協作,推動行業協會發揮橋梁作用,組織企業間的經驗交流和技術合作。
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推動大石橋市鎂制品企業實現節能降碳和清潔生產,促進行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動鎂制品行業邁向更加環保、低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