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稅務開啟出口強監管模式,以15號文(電商平臺數據報送)、17號文(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為核心,聯動五部門8號文(應征國內環節稅貨物管理)與海關總署277號令(報關責任追溯),構建起 “數據核查-責任界定-聯合追責” 的出口監管閉環。一系列政策從稅務申報等多方面出發,對市場采購、外綜服、跨境電商等新興快速增長行業企業,構建起嚴密的監管體系。這一系列新規并非簡單的政策調整,而是對中國外貿監管體系的深度重構,尤其對出口占比較重的熱軋板卷行業而言,其影響遠超短期出口數據波動,這一政策的頒布旨在維護國家稅收安全,推動外貿出口高質量發展。
一、新規鎖定責任鏈條 出口合規門檻全面提升
在17號文與8號文的細化界定下,熱軋板卷出口合規性愈發清晰。過去出口亂象繁雜,有些沒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想要出口貨物時,借用有進出口權的公司的名義進行出口。目前一些有高頻出口、零申報、高退稅額、頻繁交易行為的企業,成為稅務與海關聯合關注的焦點,將行業合規性推向了一個新臺階。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通過“金稅四期”“單一窗口+區塊鏈”等方式聯動數據,實現出口數據交叉驗證。2025年出臺的多項新規,通過明確責任主體、強化信息核查、構建聯合追責機制,讓熱軋板卷出口的合規要求從形式審查轉向實質穿透。
(一)17 號公告:所得稅連坐機制直擊熱軋板卷代理漏洞2025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17號公告(10月1日正式施行),直指出口亂象的核心漏洞:代理方與委托方的責任割裂。公告第七條明確規定:“以代理(含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方式)出口貨物的企業,在預繳申報時應同步報送實際委托出口方基礎信息和出口金額情況;未準確報送的,應作為自營方式,由該企業承擔相應出口金額應申報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边@一條款對熱軋板卷出口的沖擊尤為直接。熱軋板卷單票出口金額高(通常單票超千萬元),若代理方未準確報送實際委托方信息,需按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承擔稅負。以某中小代理公司承接1萬噸熱軋板卷出口為例(含稅價4500元/噸,出口收入4500萬元),一旦信息錯報,需補繳的企業所得稅高達1125萬元。此前依賴配票來賺取微薄代理費的中小外貿公司,如今面對高額所得稅風險,將直接切斷大量中小貿易商的出口渠道。
(二)8號公告 + 277號令:筑牢熱軋板卷出口后端追責閉環如果說17號公告是前端管控,那么五部門聯合發布的8號公告(3月25日發布)與海關總署277號令(5月1日施行)就形成了后端追責的閉環。8 號公告明確將 “偽造、變造、買賣報關單,虛構出口業務” 列為違法行為,要求海關與稅務部門信息共享,海關一旦查實熱軋板卷出口存在虛報貨值、偽造品名(如將普通熱軋板偽裝成高端合金板逃稅)等問題,稅務部門將第一時間追繳稅款,且違規企業會被列入 “失信名單”,喪失后續出口資格。而277號令更進一步,將報關行納入第一責任人范疇,規定報關行對報關單真實性負全責,打擊買賣關單行為,同時構建 “報關行→貨代→代理公司→貨主” 的責任追溯鏈條,即便報關行注銷,稅務機關仍可追溯至熱軋板卷貨主,徹底杜絕了違規后甩鍋的可能。
(三)技術賦能:熱軋板卷出口數據交叉驗證全覆蓋 異常操作觸發智能稽查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已通過 “金稅四期”“單一窗口 + 區塊鏈” 實現出口數據交叉驗證,對 “高頻出口、零申報、頻繁交易” 的企業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對于熱軋板卷這類出口量穩定、單票金額高的品類,企業若存在 “分票報關、延遲申報” 等規避手段,會被系統自動標記為高風險。例如,某企業每月固定向越南出口8萬噸熱軋板卷,若突然出現 “單月出口12萬噸且申報金額異常偏低”,系統會直接觸發稅務稽查,讓投機避稅的操作無所遁形。
二、短期陣痛:熱軋板卷出口壓力或集中爆發
新規落地后,熱軋板卷行業短期內面臨顯著沖擊,此前隱藏的紅利消失,合規成本與違規風險雙重擠壓,行業或進入陣痛期。受17號公告10月1日施行的時間節點影響,8-9月熱軋板卷出口出現短暫搶出口狀態,一些無資質的貿易商急于在新規生效前通過舊模式完成出口,導致9月出口量短期沖高。但10月后,隨著代理方不敢接單、報關行嚴格審核,出口量預計環比下降。從主體來看,中小貿易商受沖擊最大。據行業數據,無進出口權的熱軋板卷貿易商占行業總量的60%以上,新規后他們既無法承擔增值稅+所得稅的雙重合規成本,又難以找到愿意承接的代理,只能被迫退出出口市場轉向國內市場。
三、現貨市場
同步承壓:價格、供需與活躍度陷入多重困境出口端的沖擊與國內市場的疲軟相互疊加,使得熱軋板卷合格現貨市場在2025年呈現量價齊弱的態勢,成為行業短期陣痛的重要縮影。
(一)價格持續下行 低價競爭加劇2025年以來,熱軋板卷現貨出口價格大部分時間都處于下行通道。據 Mysteel數據顯示,主流鋼廠出口報價已滑落至450-480美元/噸FOB中國,較7月下跌約9美元/噸,部分急于消化庫存的企業甚至報出441美元/噸的低價。國內現貨價格同樣承壓,以華東地區為例,8月中旬Q235B熱軋板卷(3.0mm*1500mm)現貨價較月初下跌50元/噸,跌至4150元/噸左右,且仍無企穩跡象。
價格下跌的背后是企業以價換量的無奈選擇。一方面,出口渠道收窄后,大量原本計劃出口的資源轉向國內市場,加劇現貨供應壓力;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疲軟,建筑、機械等行業采購意愿低迷,企業為爭奪有限訂單,不得不主動降價。從需求端來看,則陷入了旺季不旺的困境。東南亞、中東等傳統出口市場因反傾銷稅等貿易壁壘,需求持續萎縮,越南自7月起對中國熱軋鋼卷征收 23.1%-27.83%的反傾銷稅,導致中國對越出口量從峰值 68萬噸驟降至 30萬噸以下;國內方面,房地產行業的走弱拖累建筑用鋼需求,新能源汽車、家電等行業雖有增長,但對高端產品的偏好無法有效消化普通熱軋板卷庫存,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
(二)貿易環境復雜 國際競爭與政策擾動雙重擠壓國際貿易摩擦的升級讓出口受阻加重,美國通過 “301條款” 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征關稅,綜合稅率達35%,中國熱軋板卷在美市場競爭力大幅削弱;歐盟碳關稅(CBAM)將于2026年實施,提前增加企業出口合規成本。與此同時,印度、土耳其等競爭對手憑借更低的生產成本,以420-430美元 / 噸的報價搶占東南亞市場,進一步擠壓中國企業的生存空間。盡管存在部分結構性機會,如越南市場對寬度≥1880mm的寬幅卷材因豁免反傾銷稅仍有需求,中國企業可通過特定規格維持少量訂單,但這類需求規模有限,無法扭轉整體態勢。
(三)交易活躍度低迷 市場陷入 “觀望僵局”當前現貨市場呈現 “買方觀望、賣方試探” 的僵持狀態。買方普遍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下探,因此放緩采購節奏,多采取按需采購策略,避免庫存積壓;賣方則在成本壓力下,難以大幅讓利,僅能通過小幅降價吸引訂單。以京唐港為例,8月中旬曾出現448美元 / 噸的低價成交,但僅為個案,主流鋼廠仍將報價維持在450美元 / 噸以上,市場整體成交活躍度較去年有所下降。這種僵局短期內難以打破:一方面,新增產能仍在釋放,庫存壓力將持續至四季度;另一方面,國內穩需求政策效果尚未完全顯現,下游行業復蘇緩慢,現貨市場需等待供需關系實質性改善才能迎來轉機。
四、格局重塑:標桿企業引領轉型 破解短期陣痛
新規雖帶來短期陣痛,但也加速了行業洗牌,具備“合規能力+技術優勢+資源整合力”的龍頭企業正在推動行業從低價競爭轉向價值競爭轉變。面對合規成本上升與國際貿易摩擦,通過提溢價、擴市場雙輪驅動,實現風險與成本的雙重對沖。在市場布局上,加速實現多元化:一方面,減少對東南亞中低端市場的依賴,開拓歐盟、南美等高端市場。因歐盟制裁俄羅斯鋼鐵,中國高端熱軋板卷成為替代選擇,2025年對歐出口量預計增長12%;另一方面,布局海外生產基地,如重慶鋼鐵在印尼青山工業園建設熱軋生產線,直接規避關稅與合規風險,2025年我國也是實現了對巴西出口的零突破。五、長期趨勢:從破局重塑到高質量發展 熱軋板卷出口迎新篇章出口新規的影響并非短期沖擊,而是對熱軋板卷出口行業的一次破局重塑,推動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結合行業現狀與政策導向,熱軋板卷行業未來將呈現以下趨勢:
(一)產能結構深度調整 落后產能加速出清近年來,熱軋板卷產能持續擴張,2020-2024年期間產能增加約7000萬噸 。然而需求端增長相對乏力,尤其地產行業低迷,相關機械等行業也受到波及。在新規與市場供需雙重作用下,落后產能將加速淘汰。工信部重提去產能,雖然熱軋板卷生產企業多為大型國企、環評指標靠前,但一些窄卷軋機因競爭力不足、產品寬度受限,無法滿足鋼結構、船舶等行業對產品寬度的高要求,其軋線可能逐步被淘汰。預計未來幾年,行業產能增速將放緩,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產能縮減,從而緩解市場供應壓力。
(二)市場合規與品牌成核心競爭力隨著出口亂象逐步得到治理,過去依靠違規操作獲取競爭優勢的模式已不可持續。市場競爭將回歸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品牌影響力等核心要素。合規經營將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基本前提,那些能夠嚴格遵守新規、建立完善風控體系的企業,將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同時,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企業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優化服務,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獲取客戶的長期信任與忠誠度,進而提升市場份額。
(三)產品結構持續優化 高端產品占比顯著提升為滿足下游行業不斷升級的需求,尤其是家電、汽車等行業對高端熱軋品種鋼產品的需求,鋼廠將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結構優化。未來,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高精度的熱軋板卷產品占比將逐步提高。例如,汽車用高強鋼、家電用高表面質量熱軋板等高端產品的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擴大,而普通熱軋板卷的占比將相應下降。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還能增強我國熱軋板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減少因低價產品引發的反傾銷調查風險。
(四)綠色發展成為主流 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在全球 “雙碳” 目標的大背景下,綠色發展已成為鋼鐵行業的必然趨勢。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這不僅能滿足國內環保政策的要求,還能使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綠色溢價,尤其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實施后,低碳熱軋板卷產品將更具出口優勢。
(五)國際市場布局多元化 新興市場潛力釋放在傳統出口市場面臨反傾銷等貿易壁壘的情況下,熱軋板卷企業將加快國際市場布局的多元化。一方面,繼續深耕歐盟、北美等高端市場,憑借產品升級與合規優勢,擴大在這些地區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隨著新興經濟體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對熱軋板卷等鋼材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例如,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為我國熱軋板卷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企業通過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等方式,降低貿易風險,實現國際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總結:出口新規的落地,標志著中國熱軋板卷出口正式告別粗放套利的時代,進入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短期來看,出口收縮、成本上升、庫存壓力,共同構成行業必須跨越的挑戰;但長期來看,新規淘汰了低效、違規的產能,推動行業向高端化、集約化、綠色化轉型,讓熱軋板卷出口從低價傾銷轉向技術替代,在全球鋼鐵市場中樹立中國優質鋼的品牌形象。未來,隨著合規體系的完善、龍頭企業的引領、綠色產能的釋放,中國熱軋板卷出口將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為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