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其他行業資訊
賦能“光伏之城”!石英砂找礦支撐北海市玻璃制造業發展
發表時間:2024-08-05

廣西北海市蘊藏豐富的石英砂礦資源,已探明儲量位列華南第一、全國前三。


近年來,依托優勢礦產資源,北海市謀劃打造中國的“光伏之城”,同時引進多家光伏面板等高端玻璃的大型生產企業,布局發展千億元產業,石英砂礦需求量猛增,急需增儲上產。2022年底,廣西自然資源廳和北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廣西北海市陸域石英砂礦勘查工作方案(2023―2025年)》,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在北海市的陸域全域開展石英砂資源調查和勘查工作,系統摸清北海市石英砂礦家底,為地方產業布局和資源安全提供保障。


廣西第三地質隊(以下簡稱三隊)和廣西海洋地質調查院(以下簡稱海調院)是石英砂勘查項目的承擔單位,他們發揚地質“三光榮”精神、“四特別”品質,原計劃三年時間完成的工作,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他們提交的找礦成果,可滿足全區30年玻璃產業發展需求。


產業發展急需找礦


北海市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的北海信義玻璃產業園區由香港信義集團投資建設,占地185.73公頃,總投入122億元,一期工程建成2條日產1100噸浮法玻璃生產線、2條日產1000噸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線和2條日產500噸汽車玻璃生產線。2019年10月起陸續點火投產。目前年總產值120億元,上繳利稅10億元。


經測算,2022―2026年,北海信義玻璃產業園區一、二期工程的玻璃生產線,石英砂原礦砂需求量3500萬噸。


北海市石英砂礦體具有分布廣、埋藏淺、厚度大、質量高、易開采等特點,通過純物理選礦即可達到光伏玻璃生產要求。目前,該市已探明石英砂礦資源量約24億噸。


豐富優質的石英砂礦資源,加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的區位優勢,使北海市迅速成為玻璃生產企業投資的新熱土。繼信義集團之后,新福興、長利、南玻、德金、東方希望、福萊特等多家大型企業先后落戶北海市。其中,新福興2條日產1200噸光伏玻璃的生產線、長利2條日產1350噸光伏玻璃的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新福興4條日產1200噸光伏玻璃的生產線、光伏綠色能源產業園項目,德金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東方希望36GW(吉瓦)光伏材料產業鏈項目的建設,正穩步推進。


福萊特北海綠色光伏產業園和億鈞耀能太陽能裝備產業園項目已簽約落地,以光伏面板為主的高端玻璃新材料產業,正在北海市集聚。


玻璃制造業發展迅猛,石英砂礦需求量猛增。預計到2026年,北海市光伏玻璃日產能將達到4萬噸,浮法玻璃6700噸;2022―2026年,石英砂原礦石需求量則超億噸。2018—2023年,北海市共出讓9宗石英砂礦采礦權,資源量1.65億噸,僅能滿足當前已配置采礦權的企業未來3~5年的需求量,產業已落地企業急需的石英砂資源還有待解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迫在眉睫。


廣西自然資源廳派出三隊和海調院兩支地質勘查勁旅,承擔下了這項非凡的找礦任務。


找到好礦大礦


項目施工區域面積寬廣,鉆探工程數量多,各類試驗樣品數量龐大。20多名地質隊員頂著烈日,櫛風沐雨,開展地質測量、礦產地質鉆探、工程點測量、收集各類樣品等一系列工作。


2023年8月,兩支地質隊高質高效完成普查目標任務,初步查明勘查區石英砂礦出露情況、厚度、規模及其分布規律,以及礦石結構構造、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了解伴生有益、有害組分的種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等。勘查數據顯示,合浦盆地和南康盆地“有礦且儲量豐富”。


當年9月,廣西自然資源廳再次下達了合浦盆地5處礦區和南康盆地3處礦區詳查任務,目的是查明這8個礦區有多少資源量,能采多少,品質如何等。


2024年春季,從礦區歸來的項目組成員又一頭扎進了資料堆里,綜合整理、研究分析海量的原始資料和數據,沒日沒夜地干了3個多月后,形成了地質勘查報告。報告顯示,8個詳查礦區的石英砂礦品質優良、儲量豐富。


精細開發精準配礦


2024年6月,北海市鐵山港區瓦窯塘礦區石英砂礦5號采礦區。站在觀景平臺遙望,6.67公頃左右的礦區已形成了暫時的小湖泊,幾條船只停留湖面實施作業。


礦山企業負責人肖術洪說,石英砂礦露天開采,按設計的采礦方案,陸上礦層使用“機采”,即用挖掘機開采;采礦深度超過了潛水面后,礦坑有積水,則采取“船采”,使用抽砂工藝開采。


礦山占地41.8公頃,分5個采礦區,每完成一個礦區的開采,即刻回填土方復墾或復綠。開采后的石英砂礦首先進入初選生產線,洗礦水循環利用,沉淀的泥土則用于礦山的回填和復綠。


瓦窯塘礦山是出讓時間較早的礦山,勘查單位為海調院,查明石英砂礦資源量800多萬噸,年采礦量70萬噸。據肖術洪介紹,礦山是信義集團的原料基地,所采礦砂不對外銷售,開采經初洗加工后即運往北海信義玻璃產業園區。


結合產業需求,北海市統籌利用優質石英砂礦,制定政策推行精準配置礦產資源的產業發展模式。


具體為,根據資源稟賦、玻璃企業產能和資源需求情況,科學合理配置石英砂礦采礦權,優先支持產業鏈比較完善的深加工龍頭企業開展生產,按企業落地投產時序精準配置礦產資源。


2022年以來,北海市將星島湖鎮大嶺頭等4座石英砂礦山的礦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出讓給有實際產能需求的信義、新福興、長利等玻璃生產企業,其余的則根據玻璃企業建設進展情況,將條件成熟礦區優先配置給建設進度較快的企業。


北海市自然資源局地質礦產管理科負責人彭小平說,精準配礦既保障了產業用礦需求,又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加快形成以信義、新興福、德力、長利等企業為龍頭的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產業集群。


找礦突破非一時一日之功,廣西自然資源系統將勇擔“嚴守資源安全底線”的歷史重任,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打贏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這場事關國家安全、發展穩定大局的歷史性戰役,為服務壯美廣西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