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新聞
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金融工作論述摘編》: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以首都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發表時間:2024-08-14

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以首都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北京證監局黨委)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立足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把我們黨對金融工作本質規律和發展道路的認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新時代中國特色金融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成果的集中體現,是做好新時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北京證監局黨委認真學習《習近平關于金融工作論述摘編》,深刻認識到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金融高質量發展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必須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必須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一、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具有極端重要性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必須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黨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中國特色金融要突破西方傳統金融理念禁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只有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確保金融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和方向前進。


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國金融發展的最大政治優勢、制度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監管制度不斷完善,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扎實進行,已逐步成為與經濟體量相匹配、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關鍵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黨中央在關鍵時刻研究解決金融領域的全局性重大問題。


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維護我國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相互激蕩,我國金融發展面臨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資本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其運行是經濟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情緒面以及外部環境的綜合反應,容易成為各類矛盾風險的交匯點和泄洪區。只有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將政治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治理效能,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


二、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首都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發展資本市場是黨中央深化改革開放、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戰略決策和實踐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關心和重視資本市場,先后提出“要把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放在突出位置”“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功能”等重大部署,明確“要打造一個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總目標,為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北京證監局黨委牢牢把握資本市場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緊密圍繞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在證監會黨委領導下,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將黨的領導貫徹到金融工作各方面各環節,推進轄區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把準政治方向,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準確把握金融的政治屬性和“看北京首先從政治上看”的政治要求,以更深的政治覺悟、更高的政治標準、更嚴的政治要求、更強的政治能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嚴格落實黨委會“第一議題”制度,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北京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持續推動黨建與業務相融合,堅持從政治上看、從專業上辦,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根本宗旨,自覺融入首都工作大局,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支持北京“五子聯動”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戰略,上半年,支持首都企業直接融資3300余億元、居各轄區首位,積極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支持多家境外優質金融機構在京落地發展,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國民經濟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夯實政治根基,站穩人民立場。牢記“證監講政、監管姓監”,堅持監管為民,努力做到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切實維護資本市場“三公”秩序,上半年對轄區各類市場主體采取監管措施120余件、作出行政處罰8件,從嚴從快查處財務造假、違規減持、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問題;健全事前教育宣導、事中監管服務、事后維權救濟相銜接的投資者保護體系,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突出首訪化解率,妥善回應投資者訴求近四千件,推動當事人承諾制度落地實施,豐富投資者維權救濟渠道。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導轄區上市公司2023年以來實施現金分紅5600余億元、回購增持290余億元,用“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指導轄區公募基金行業穩妥有序開展費率機制改革,穩步降低行業綜合費率水平,切實向投資者讓利。


強化政治擔當,把防控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落實“四早”要求,健全轄區重大風險集中研判機制,動態更新轄區“1+2+4”重點風險監測臺賬,“全局一盤棋”協同應對跨領域、跨市場重大風險,壓實各方責任,全面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時度效,依托北京市金融風險防控體系,上半年,大力推進涉系大型企業集團重大風險處置進程,穩妥推動轄區5家上市公司退市、3家上市公司進入預重整程序,支持多只債券通過展期等方式緩釋風險,平穩處置單體私募基金突發風險,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執法協作、持續提升打擊非法證券活動的工作力度,切實維護首都金融大局穩定。


涵養政治生態,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監管鐵軍。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強化政治監督,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不折不扣抓好巡視整改落實和成果運用。開展“勤廉并重擔使命、融效同行開新局”主題年活動,全面強化公權力運行監督和廉政風險防控,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濃厚嚴的氛圍。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按照“三個過硬”標準選人用人,強化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持續提高干部隊伍純潔性、專業性和戰斗力。


三、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以首都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國家興衰,金融有責。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黨中央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的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進一步作出了深化改革的全局性、系統性戰略安排。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在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資本市場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定價市場化等特征,在支持高科技企業、增強核心科技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服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北京證監局黨委將以學習《習近平關于金融工作論述摘編》為契機,將資本市場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優勢與北京教育、科技、人才優勢相結合,將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發展重點任務與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相結合,為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資本市場力量。


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錨定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目標。深刻認識建設金融強國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以釘釘子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貫通落實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以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目標,著力促進資本市場投資和融資功能相協調,進一步推動提升對投資者的服務和回報、嚴格規范融資行為、強化持續監管、加強投資者保護,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對當前不能充分滿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求的突出問題,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發揮派出機構貼近市場一線的優勢,切實提出建設性意見和解決方案,為資本市場中心工作和政策制定建言獻策,彰顯大局責任擔當。


著力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夯實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基礎。深刻理解資本市場“一個基石”和“五個支柱”的重要意義,以強監管防風險為重點,維護市場穩定。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強全鏈條監管,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違規減持等違法違規行為;常態化開展走訪工作,支持運用各種資本市場工具增強核心競爭力,引導樹立積極主動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切實提升投資價值。推動優化資金結構,大力培育耐心資本,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發揮北京市私募股權、創投基金規模全國領先、投資活躍的優勢,會同地方政府優化政策環境和管理制度,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督促行業機構把功能性放在首位,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當好直接融資的“服務商”、資本市場的“看門人”、社會財富的“管理者”,提供更優質的專業服務。狠抓強監管、防風險,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持續加強“五大監管”,努力實現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強化風險源頭管控,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關鍵崗位風險管控,猛藥祛疴治已病,抓早抓小治未病,堅決維護經濟金融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發揮資本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功能,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充分發揮央地協作的橋梁紐帶作用,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階段特征和結構特點,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促進“科技—產業—金融”循環,深度參與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支持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推動“服務科技企業16條”“科創板8條”“創投高質量發展17條”等政策文件在京落地見效,與地方政府合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鼓勵行業機構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綠色金融方面,引導社會資金開展綠色投資,推進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支持發行REITs產品盤活綠色基礎設施,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一體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普惠金融方面,落實北交所“深改19條”,指導北京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專精特新”專板并與新三板有機街接,暢通中小微企業掛牌上市通道,引導行業機構向投資者合理讓利,支持“保險+期貨”模式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積極參與北京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養老金融方面,支持優質醫藥健康領域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推動行業機構規范開展應用程序等適老化改造、提升養老金管理能力與服務水平、豐富產品供給更好滿足個人養老金理財需求,支持北京市深化個人養老金制度先行試點。數字金融方面,發揮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先發優勢,支持北京建設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推動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北京做優做強做大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全局。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北京證監局黨委將繼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牢記金融是“國之大者”,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持續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堅決落實證監會黨委“強本強基、嚴監嚴管”部署要求,以首善標準扎實推進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強化建設金融強國的使命擔當,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