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受地產投資持續探底、基建投資放緩等影響,水泥需求持續下滑,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加之市場競爭依然激烈,水泥價格低位運行,行業整體呈現出“需求萎縮、競爭激烈、價格低迷、經營虧損”的運行特征。
一季度下游復工情況較差,價格一路走低,進入二季度后旺季不旺,需求持續減弱,但行業自救意識增強,加大自律和錯峰力度,水泥價格企穩反彈。
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8.5億噸,全口徑同比下降10.76%,產量創下2011年來新低。
效益方面,受水泥價格跌幅較深和需求下滑影響,行業出現歷史性巨虧。
目前披露上半年業績的上市公司共有20家,其中香港6家,上海和深圳14家。一、上市公司業績:營收多數下滑 利潤悉數走低2024年上半年20家上市公司業績整體表現不佳,多數營收下降,利潤降幅較大,近一半出現虧損。
營業收入方面,華新水泥、寧夏建材2家公司實現正向增長,其中華新水泥得益于骨料業務和海外業務持續發力,營業收入跑贏大市,同比增長2.56%;
數字物流業務蓬勃發展,有效對沖水泥業務收入下滑,寧夏建材同比微增0.85%。
剩余18家公司均有下降,降幅超30%的有7家,主要是海螺水泥、亞洲水泥、萬年青等企業;
山水水泥、天山股份、上峰水泥、東吳水泥以及冀東水泥等5家企業降幅超20%,主要系水泥量價齊降所致。
中國建材、華潤建材科技、西部水泥、四川雙馬降幅中等,在10%~20%之間;尖峰集團、青松建化降幅較小,均在5%以下,其中尖峰集團醫藥業務經營穩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泥業務下滑壓力;青松建化水泥銷量持平同期,營收降幅較小。從歸母凈利潤上看,11家盈利,9家虧損。
盈利公司中,利潤均出現下降,其中海螺依然是吸金之王,利潤比其余10家之和高出57.6%;
華新絕對盈利能力位居第二,歸母凈利7.31億元;
西部水泥、塔牌集團、青松建化盈利2~4億元之間,其中青松建化利潤下降20%以內,降幅相對較小;
上峰水泥、華潤建材科技等6家企業盈利均在2億元以下,降幅均過半,其中萬年青降幅明顯,超過99%。
虧損企業中,中國建材、天山股份和亞洲水泥由盈轉虧;
冀東水泥、山水水泥、亞泰集團、西藏天路、福建水泥、東吳水泥續虧,其中冀東水泥、山水水泥、東吳水泥虧損明顯擴大;
盡管亞泰集團虧損幅度小幅擴大,但絕對虧損額依然較大;
西藏天路、福建水泥未能扭虧,但虧損額度有所縮小。表1:2024年上半年20家水泥上市公司盈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