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鋼鐵行業資訊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 打造現代化“一流齊礦”
發表時間:2024-10-17

近年來,鞍鋼礦業齊大山鐵礦以改革創新為抓手,通過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企業效益實現新提升、運營效率實現新跨越、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現如今,齊大山鐵礦已經成為全國鐵礦行業三項制度改革創新典范。


構建高效體制機制新模式


齊大山鐵礦是鞍鋼重要原料生產基地,是集采礦、選礦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冶金礦山企業,主營黑色金屬礦山采選業。下設5個機關部室,13個作業區,在崗職工1268人。目前具備年產鐵礦石1700萬噸、自產鐵精礦440萬噸生產能力。近年來,齊大山鐵礦緊扣“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世界一流企業“16字”標準,圍繞發展難點持續發力,深耕改革砥礪前行。在黨的建設、成本管控、綠色生態、戰略引領、科技創新、治理能力、智慧礦山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正著力打造最具盈利能力、最具長遠發展潛力、最具競爭實力的世界一流礦產資源高效生產基地。


為了構建高效體制機制新模式,齊大山鐵礦按照工藝流程將21個作業區整合為13個,壓減比例38.1%;將機關部門由“四室一會兩中心”優化為“五室”,壓減比例28.5%。取消作業區原大班長、機臺長及調度等崗位,生產組織層級由5級壓縮至3級。管理技術崗位由原200個壓減到126個,優化幅度37%。將50-100人之間的9個作業區負責人,由原兩正職優化為一正(作業長兼支部書記)、人數在101-200之間的4個作業區負責人,優化為二正一副設置。打造精干高效管理系,全面激發內生活力動力。


打破“鐵飯碗”是最難攻破的堡壘,決定著三項制度改革的成效。為此,齊大山鐵礦構建市場化選人用人新機制,打破員工流動壁壘,崗位任職資格不再設置身份條件,實施雙向選擇、公開招聘。建立“賽馬”機制和末位淘汰機制,實施中層管理人員聘任制和任期制,用成效看擔當,以實績定去留。2022年以來共有16名管理技術人員競聘到上一級崗位,19名管理技術人員落聘到下一級崗位;3名生產服務崗位競聘到管理技術崗位,30名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進入到生產服務崗位。2023年解除《崗位合同》進入賦能中心36人,市場化退出29人。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實現收入能增能減,是三項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為了激發員工干事創業新作為,實施差異化分配。齊大山鐵礦堅持“收入憑貢獻”原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根據作業區管理難度和價值貢獻度的差異,分為A、B、C三類,賦予不同的績效系數,建立并實施“目標分檔、激勵分級、指標自動提取”的全員信息化“智”考核體系。將94項核算指標落實到310個機臺之中,實現單機臺核算全覆蓋。從成本、產量、效率等績效考核指標中選取5-8項可量化、可自動提取的指標,對員工進行定量評價、剛性考核。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員工報酬自動計算,職工橫向可對比同崗位差距,縱向可對比自身歷史數據,激勵員工與企業共發展。


效益科技實現雙突破


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齊大山鐵礦在崗職工優化精簡16.5%,2023年,采、選工序實物勞動生產率分別達到10.03萬噸/人年、2.19萬噸/人年,行業排名前列。鐵精礦完全成本低于FMG到岸成本。智慧齊礦項目被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授予2023年度5G+互聯網應用標桿項目,同時選入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5G工廠名錄》。


此外,近兩年來,齊大山鐵礦在科技創新方面同樣實現了新突破。在已經開展的13個科研項目中,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6項,獲鞍鋼集團科技進步獎3項,獲礦業公司科技進步獎8項,累計創效3億元以上;獲得授權專利26項,認定專有技術8項,累計創效超1000萬元;獲得鞍鋼礦業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獎勵17項,累計創效2255萬元。在全國發明專利展覽會上獲金獎2項、銀獎1項,為企業創新創效做出了突出貢獻。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