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鎂行業資訊
營口大石橋:鎂產業變身“美產業”
發表時間:2024-10-23

遼寧省大石橋市依鎂而立、因鎂而興,鎂質產品覆蓋60%的國內市場和40%的國際市場,具有贏得國際市場話語權的潛質和基礎。


大石橋市委、市政府以三年行動為總牽引,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錨定新質生產力方向,打出科技賦能、綠色發展、智能改造系列組合拳,推動菱鎂產業集群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持續提升影響力、競爭力、創新力。


引領行業 以改革促轉型


從1918年菱鎂礦工業開采算起,大石橋鎂產業已有上百年歷史,中國第一窯鎂砂、第一爐電熔鎂砂、第一塊鎂碳磚均產自這里。站在行業發展前沿,大石橋市在新時代更是創造出了許多第一。


——產業規模大。涉鎂生產企業533家,從業人員7萬余人,鎂產業產值、出口創匯居全國第一位;氧化鎂電熔爐、超高溫隧道窯數量居全國第一位;高品級電熔鎂砂、功能性耐材制品等定型產品年產量居全國第一位。


——裝備水平高。大石橋鎂制品企業設備數量及其自動化、半自動化水平居全國第一位,部分深加工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發能力強。擁有國家級鎂制品研發與檢驗檢測中心,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1家,高新技術鎂制品種類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


——頭部企業成長快。多家企業在全國、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影響力。營口金龍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鎂碳磚生產企業,青花集團躋身為亞太地區第一大堿性耐火材料生產企業,菱鎂化工集團躍居世界最大的化學法硫酸鎂肥生產商和出口商。


大石橋市鎂產業的百年歷史,更像是一部鎂質耐火材料發展史。


鎂質耐材是大石橋起家的產品,也是當家產品,占據世界交易量的一半,無論產量還是工藝,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具備撬動全球市場的基礎和潛力。


鎂質耐材長盛百年而不衰,凝結著一代代大石橋人的智慧與心血。但大石橋市委、市政府也清醒地看到“中國鎂都”耀眼光環之下的種種挑戰。大石橋涉鎂企業中,耐材企業占90%,然而隨著下游高溫行業需求乏力,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布局分散等歷史遺留問題與改革發展進程中衍生的矛盾愈加顯現,成為大石橋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


菱鎂產業發展形成的巨大慣性,累積的深層次矛盾,解決起來并非易事。大石橋市委書記王殿豐認為,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抓鐵有痕的韌勁,敢于走出舒適區。要以改革促轉型,以創新贏未來,以火熱的創新實踐引領行業之先,努力建設世界級鎂制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


向“美”轉身 將優勢變勝勢


如何從初級加工的“原字號”向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把“力氣活”變成“技術活”,讓菱鎂產業美起來?大石橋市給出的答案是:向“美”轉身,向“高”攀登,向“綠”而行,把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勝勢。


潔凈鋼,顧名思義,就是對雜質元素含量具有嚴格控制的鋼,比如,硫、磷含量一般不大于0.01%。大石橋晟華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潔凈鋼用環保型耐火材料,具有潔凈鋼水的神奇效果,一經面世,就成為各大鋼廠的“香餑餑”。


“下面一層煤,上面一層礦,點上火,冒煙咕咚一通燒。”曾經,粗放的技術和管理,給菱鎂產業貼上“傻大黑粗”的標簽。而今來到大石橋市,當年煙囪林立的情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現代化的工廠,工廠環境整潔優美,各家企業開發的耐材不再高度同質化,而是各有特色,鎂產業已然“美”起來。


營口金龍集團是全球較大的鎂質耐火材料生產基地之一,行走在花園式的工廠里,集團綜合管理部部長孫永健對記者說得最多的是“綠色”。營口金龍集團將核心競爭力構筑于循環經濟、保護環境的基礎之上,是全國耐火材料行業第一家“環境友好企業”。


以往鎂質耐火材料生產多是煙塵滾滾,外人調侃大石橋“鎂都不美”。如今,越來越多的鎂質耐火材料企業加入到清潔生產、智慧生產的行列之中。


營口金龍集團新建的智能車間運用“5G+”技術,將人、機、物數字聯通,全程信息化操控,全面實現自動上料、自動稱量、自動打磚、自動入窯、自動包裝的全流程智能化生產,各類生產作業場景“一屏呈現”,全集團生產計劃“一鍵統籌”,大大縮短了制造周期,而且質量穩定、出貨快速、效益明顯。


在大石橋市中建鎂磚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借助靈活的手臂,不僅能精確地抓取磚坯,還能稱重,淘汰不合格產品,生產效率提高10倍以上,一線工人減少75%。


遼寧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楓說,企業深耕鎂質耐火材料行業40年,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率先在行業內使用SCR脫硝治理措施,實現高溫窯爐末端深度治理,污染物排放指標遠低于行業排放標準。2013年,企業成為行業第一家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的耐材生產企業,實現燃料清潔化替代。


切換賽道 讓新品集群成勢


鎂元素是一種重要的微量營養素,還是人體新陳代謝及骨組織中的必需元素。在追求營養均衡的今天,人們不能忽視鎂元素的補充。


面對高速增長的鎂元素藍海市場,大石橋市迅速行動,搶得先機。


營口菱鎂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從鎂質耐材切入鎂化工賽道的。在政府牽線搭橋下,菱鎂化工與國內7所高校、2個研究所和7家企業共同組建了鎂素營養與鎂質新材料產學研聯盟。隨著創新成果不斷轉化落地,菱鎂化工在鎂肥料、鎂飼料添加劑、鎂食品添加劑、鎂醫藥等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愈加穩固。


在科技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菱鎂礦石不斷“變身”,傳統耐材企業不斷蝶變。從鎂耐材到鎂合金,再到鎂化工和鎂素,及至鎂質新材料,鎂質材料企業紛紛獨辟蹊徑,在新賽道中深耕細作。


在洗衣機、電烤箱、熱水器等家電中,電熱管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而電工級氧化鎂則是電熱管的核心材料。遼寧嘉順科技有限公司持續攻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主持和參與制定了電工級氧化鎂行業標準,產品銷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賦能讓大石橋鎂產業走上高端化、產業化發展“快車道”。目前,大石橋市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1家,建立鎂質材料科研機構36個;聯合營口理工學院、大石橋市職業中專、營口鎂產業協會及相關企業成立“南樓經濟開發區產教聯合體”,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大石橋堅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有機結合,采取“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雙向發力模式,讓產業集群鏈條上的每一個齒輪,在改革創新的驅動下快速運轉起來。


鎂建材、鎂化工與傳統耐火材料的簡單燒制不同,這類產品需要化工、冶金等多領域的技術結合,較之以前單純的冶煉,是一次跨界之旅。為了幫助企業完美“跨界”,大石橋市堅持供需兩端發力、多措并舉、打響要素保障攻堅之戰。


大石橋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牽頭的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助推總投資101.2億元、風機點位261個的大石橋陸上風電項目建設提質增速。其中,子項目華能(大石橋)電力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184兆瓦風電項目實現“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并網”。陸上風電項目每年可累計上網電量34.49億千瓦時,能滿足大石橋鎂產業的大部分耗能需求。綠電,將讓鎂產業“綠起來”“美起來”。


今年5月,東北亞鎂質材料交易中心與多家綜合服務商和倉儲單位達成戰略合作,旨在整合各方資源,組團出海開拓市場。早在2013年,全國唯一一家以鎂質材料及相關礦產品為交易品種的大宗現貨商品交易中心——東北亞鎂質材料交易中心在大石橋掛牌成立。


產業轉型升級是一項系統工程,大石橋在菱鎂行業點燃創新的燎原之火,將一家家企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一個特色明顯、活力滿滿的菱鎂產業集群正在強勢崛起,成為帶動大石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