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廣西)昨天(16日)在南寧正式開幕。這個國家級產業對接活動,到目前為止已在全國多個地區舉辦12場,簽約落地了不少重大項目。本次在南寧舉辦的活動,吸引了300多個項目落戶廣西,總投資超過3000億。
專家:推動產業轉移 優化資源配置
廣西是我國面向東盟開放的前沿和窗口,國家支持廣西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和沿邊臨港產業園區。投資貿易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產業轉移前景如何?聽聽這些商場決策者們怎么說↓↓
廣東金海輝煌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志剛:
我們是一家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企業,這次在廣西梧州簽約投資一個18億的不銹鋼深加工項目,爭取實現年產值100億以上。我們會馬上開工建設,爭取在一年內完成建設并投產。
江蘇中來能源科技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建偉:
整個項目我們計劃總投資是135億元,如果全部達成以后,應該有160億左右的產值。
據了解,在這次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上,來自上海、廣東、湖北等東中部地區項目數量最多,投資額達到2969億元,占總簽約項目投資額的79%。其中來自東部地區項目數量達到254項,是最主要的產業轉移來源地區。其次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簽約項目達124項、總投資占總簽約項目投資額的22%。專家指出,我國產業轉移已經從以往的東部沿海地區接納國外產業轉移過渡到從我國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階段。產業轉移可以減低企業成本、拓展市場,有助于優化行業資源配置。
李國平北京大學中國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我們東部有技術和資金的優勢,在中西部有資源、人口等各方面的一些優勢。所以跨區域的這樣的一個轉移過程,實際上是整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和整體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