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水泥行業資訊
控產應該成為水泥行業共識
發表時間:2024-11-26

市場行情變動的內核因素永遠是供需關系,即便是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行業,能夠在近期實現價格大幅推漲,也是建立在供給端限產的前提之下。以9月底以來的沿江市場復價為例,如果沒有各大水泥企業合力限產,根本無法成行,比如海螺水泥作為沿江市場的“扛把子”也加入到本輪限產行列中。這個市場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漲價,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掉價,歸根到底都是供需關系的變化。從需求端來看,水泥已經進入下行周期,未來需求大概率比今年更差。所謂“未雨綢繆”,行業在看到當前價格成功推漲的同時,也該想想明年如何開好局,未來如何穩發展。筆者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控產是接下來水泥行業維持良好態勢的關鍵。如果不能有效落實控產,即便今年底水泥價格維持在相對合理的位置,明年開年之后,面臨嚴峻的供需形勢,水泥價格依然難以維持。


那么如何控產?


1、產能發揮要與未來需求走勢相結合。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未來需求走勢,靈活調整生產計劃,實施精準化生產,減少無效供給,提高產品附加值,甚至主動加大限產力度,降低庫存。在預期未來需求下滑的情況下,盲目填充庫存很可能“消化不良”。


2、控產是服務于長期的效益,而非眼前的蠅頭小利。近段時間,在錯峰生產和企業主動限產的推動下,國內水泥行情明顯回暖。部分企業見到這種情況,趕緊加大生產力度,想著“投機取巧”,這種僅僅著眼于當前利益的做法將損害企業長期利益,為企業和行業接下來的虧損埋下隱患。


3、控產應該成為行業共識,并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形成常態。控產沒什么“不好意思”的,行業大面積虧損了,自然要限制產量以維持合理利潤,這是“人之常情”,其實國外水泥行業也是這樣做的,水泥行業應該將控產作為常態化的經營方式,做好規劃,而非應急式的“臨時抱佛腳”。


4、企業利益永遠是和行業利益結合在一起的。有些企業總喜歡搞一些小動作,比如“明漲暗跌”與下游“暗通款曲”,自以為很聰明,占了便宜。殊不知,自古以來,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長此以往,行業信譽不存,企業互信不在,整個行業陷入混戰,吃虧的還是企業自己。企業應該知道,在暴風雨中,沒有一顆樹能夠安好,抱團才能取暖,“獨木”終究被別人拿捏。


5、最大限度降低生產負荷,將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產量在頭一年基礎上縮減20%以上。水泥需求下滑是肯定的,按照統計局數據,前十月水泥需求下滑約11%,估計最終全年統計數據也基本在此范圍。不過,從行業體感情況來看,多數水泥企業今年銷量跌幅預估在15-20%,這個數據可能更偏向于水泥需求的實際跌幅。


有鑒于此,筆者建議業內企業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產量應在頭一年的基礎上再縮減20%。對行業發展而言,行業好,企業才能好。行業健康發展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大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同心同力,所有企業都應維護行業生態健康發展。對企業自身而言,統籌兼顧短期生產與長期經營是企業良好運行的必備內功,在追求即時利潤的同時,企業也要預測未來的市場趨勢和潛在風險,不能賺了當下的錢,卻為未來的虧損埋線了種子。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