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多位市場人士處獲悉,金融監管部門下發通知要求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得違規通過收盤價、平滑、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調整產品凈值波動。該通知要求銀行理財子公司將產生正偏離的收益有序返還原客戶,并要求30天內反饋整改報告。
業內人士表示,上述通知旨在貫徹執行資管新規,確保真凈值化轉型,短期可能對市場造成一定擾動,但長期利好行業健康發展。該項舉措有助于鼓勵理財公司聚焦資產管理能力,不斷提升自身投研管理水平,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
理財產品未來波動或變大
談及上述通知要求,一位銀行理財投研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多家理財公司存在通過收盤價、平滑、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調整產品凈值波動等情況。雖然每家采用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整體涉及的產品規模占比可控。
“此舉對行業長遠健康發展是一件好事,銀行理財的凈值化轉型將更為徹底。”上述投研人士稱。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提到,“自建估值模型”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流動性風險,也可能會成為調節產品收益的工具。
華寶證券資深銀行理財分析師張菁表示,本次整改是貫徹執行資管新規,謹防真凈值化開倒車。
張菁進一步分析道,從整改范圍看,目前媒體報道涉及的三種行為都與資產估值相關。
從整改落地方向上看,可能先要求整改自建估值模型,這在前段時間被市場討論較多,需要明確清晰的監管制度進行約束,對不同資管產品進行統一規范,對同類產品應拉齊監管標準,防止監管套利和違背凈值化的行為出現。
銀行理財子公司短期內可能會根據與監管溝通情況來確定具體整改方案,期間對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待方案具體確認后,可能會對市場造成一定擾動。長期來看,部分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可能會變大。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也認為,相關舉措可能短期為銀行理財市場短期帶來沖擊,但長期利好行業的健康發展,鼓勵理財公司提高資產管理能力。最近幾天債券利率下降比較快,相關產品浮盈也將逐步兌現。這對理財公司未來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