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鎂行業資訊
五臺云海鎂業有限公司科創賦能高質量發展
發表時間:2024-06-25

“我認為豎罐還可以這樣稍微改進一下,能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在五臺云海鎂業有限公司的例會上,一名生產車間負責人提出意見。記者走進五臺云海鎂業有限公司時,正趕上召開例會,解決前一天生產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安排當天生產任務。這樣的例會已經堅持了十多年,每天早上召開。“不要小看這種例會,我們公司很多技術創新、工藝改進、提升效率的方法就是誕生于這樣的會議中。”公司一名參會人員如是說。


五臺云海鎂業有限公司一直高度重視工藝改進、技術革新、產品研發等工作,在持續不斷的創新中,圍繞鎂基新材料產業延鏈、強鏈、補鏈,逐步形成“鎂冶煉—鎂合金生產—鎂回收”的鎂產業鏈,走在全國同行業前列。2020年,該企業首批通過國家工信部“鎂行業規范”企業認定;2021年,該企業入選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緊抓鎂基新材料專業鎮建設機遇,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催生新質生產力,五臺云海鎂業正展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活力。


工藝創新 煉鎂技術引領全國


提到金屬冶煉,人們的印象中就會出現高能耗、高排放等字眼。過去的鎂冶煉也不例外,同樣存在著產能過剩、行業能效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國家現在提倡發展新質生產力、走綠色生態發展的道路,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定要走節能降耗、生態環保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公司能源環保管理人員在介紹鎂行業發展時對記者說。五臺云海鎂業有限公司在2006年成立的時候,行業都是采用傳統的橫罐煉鎂生產工藝。這種傳統的煉鎂方式在冶煉過程中存在勞動強度大、用工人數多、生產能效差、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我們就邊生產邊思考,如何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改善工人作業環境。”公司管理人員說。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云海鎂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展開合作,組織科研人員深入研究,同時發揮一線技術人員和工人的智慧作用,在生產中積極探索,在探索中持續創新,自主研發創新了“新型節能豎罐煉鎂”技術,改變和突破了傳統橫罐煉鎂工藝,生產效率持續提升,能耗穩步降低,生產成本大幅降低。量變促進質變,厚積方能薄發。多年來的探索創新,使得云海鎂業在豎罐煉鎂方面取得了20多項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豎罐煉鎂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在鎂冶煉領域脫穎而出,自主研發的“新型節能豎罐煉鎂冶煉爐窯”技術獲得山西省十大節能技術進步獎榮譽。“我們公司是在行業內率先規模化采用豎罐節能煉鎂工藝的企業,為行業樹立了標桿,引領了方向。”提到這些話題,公司管理人員引以自豪。據了解,相較于傳統的橫罐煉鎂技術,豎罐煉鎂單罐產量提高、生產周期縮短、生產效率提高、還原罐使用壽命提高、機械化程度提高、能耗降低、勞動強度降低、原鎂質量更穩定。相關數據顯示,豎罐煉鎂可以使生產噸鎂能耗降低30%,噸鎂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勞動力節省60%,占地面積節省50%,實現金屬鎂冶煉自動化生產,打造潔凈化生產車間。探索永無止境,創新引領發展。如今,云海鎂業在豎罐工藝成熟的基礎上,不斷加強管理、追求突破,通過對料層厚度、導熱性、出鎂量的研究,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提升原鎂質量。


校企合作 鎂基材料研發不斷突破


煉鎂工藝的突破,推動了原鎂質量的提升,為鎂合金等鎂基材料的生產奠定堅實基礎。鎂合金是以鎂為基礎元素,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具有密度小、強度高、彈性模量大、散熱好、消震性好、低碳環保等特點,其密度比鋁合金低1/3,是品質更好的輕量化材料。鎂合金生產是原鎂生產的下游產業。五臺云海鎂業有限公司目前主營的AM、AZ、AS等鎂合金系列產品是高新技術領域的“四新”材料之一。云海鎂業能夠掌握先進的鎂合金生產技術,主要得益于和重慶大學的深入合作。重慶大學國家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鎂合金研究平臺,多項鎂合金技術在世界上有重要的話語權。在該中心的助力下,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帶領的團隊不斷在鎂合金產品研發上取得突破。“潘教授的團隊搞產品研發,新成果出來后,交給我們進行試驗性生產,然后我們再把生產樣品和相關數據返回去,讓高校繼續研究、調試、彌補缺陷,反復幾次后,新產品的各項性能基本就可以確定下來了。”公司管理人員介紹說。在與重慶大學潘復生團隊合作的同時,云海鎂業還發揮“科技副總”的柔性引才帶動作用,聘請重慶大學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材料科學系主任蔣斌教授為公司把脈問診,解決技術創新難題,開展產品研發、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等工作,賦能產業升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副總’的到來,為我們公司注入了一股新力量。過去我們總是帶著問題拜訪專家,現在是專家來主動解決問題,這是不一樣的!”云海鎂業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產品研發、工藝改進,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匯聚人才,不僅要對外發力引進“高精尖”人才,更要激發內生動力培育本土實用人才。云海鎂業聚焦本土,投入更多精力在挖掘培養本土優秀人才上,堅持人才本土化戰略,不斷盤活本土人才資源,讓更多人才在“家門口”成長成熟,綻放光彩。“本土人才要求相對較低、歸屬感更強,因‘土生土長’而更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更愿意在外學成后返回家鄉、建設家鄉。”公司負責人表示。


延鏈強鏈 鎂產業鏈“開枝散葉”


“從礦山開采出來的白云巖石,經過粉碎、煅燒、還原、精煉就變成了原鎂;在原鎂基礎上,加入其他元素,再通過精煉、靜置、澆注就生產出了鎂合金坯錠;對鎂合金坯錠進行擠壓、鍛壓、軋制等各種深加工,就變成了鎂合金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3C電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領域。”在云海鎂業的展覽室,公司管理人員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鎂產業鏈各組成部分。展覽室中,展示著汽車CCB儀表橫梁、PCF踏板骨架、發動機殼體、方向盤、排擋操控臺等鎂合金鑄件,與常用的力學性能相當的同類鋁合金鑄件相比,鎂合金減重32%,展現出巨大的輕量化應用前景。據業內人士分析,車重每減少100千克,燃油車百公里油耗可減少0.3升至0.6升;車重每減少50%,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減少13%;整車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至8%。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火熱發展,在節能減排發展進程的推動下,汽車輕量化的發展必然會拉動鎂合金材料的需求量。云海鎂業在成立之初就認識到鎂產業的巨大發展前景,不滿足于原鎂冶煉和鎂合金生產,在建設的時候就開始布局下游產業,加快形成鎂產業鏈。如今,公司鎂合金冶煉項目穩步生產,新建深加工項目正加緊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包括礦石開采、冶煉合金、壓鑄加工、回收利用的全鏈條產業體系,實現鎂資源100%綜合利用。今年,云海鎂業被列為全省重點產業鏈“鏈核”企業。記者了解到,該公司2023年完成產值14.4億元,占五臺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8.4%。云海鎂業作為龍頭企業的吸附效應已經顯現,目前,五臺縣已經擁有產業鏈條上下游關聯企業7戶,其中白云石開采企業5戶,原鎂冶煉及鎂合金加工企業1戶,鎂冶煉配套還原罐鑄造企業1戶。鎂產業關聯企業中,規上工業企業達3戶。在云海鎂業這個“鏈核”企業的帶動下,五臺縣百億級鎂基新材料特色專業鎮建設正加快推進。該縣科學制定了“1235”發展戰略,即錨定2025年建成百億量級專業鎮這一目標,堅持培育和招商并重,營造鎂合金全產業多鏈競合共生生態,打造“全鎂世界”中國鎂合金產業主產區、全鎂產業應用技術創新平臺、全鎂產業融合循環經濟示范樣板,建設汽車零部件基地、建筑模板基地、鎂儲氫基地、鎂合金軍民融合基地、鎂合金綜合應用基地五大基地。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提升生產效率;不斷提升煉鎂技術,引領行業發展;積極研發鎂合金產品,延鏈補鏈強鏈……云海鎂業科技創新始終在路上。未來,云海鎂業將發揮自身優勢作用,整合各種資源,加快推動鎂產業鏈建設,讓“鎂”的科技樹“開枝散葉”,美不勝收。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