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能源燃料資訊
煤礦接連關閉,俄羅斯煤礦危機蔓延
發表時間:2025-03-05

克麥羅沃州(庫茲巴斯)的煤礦企業因煤炭銷售問題停產。由于銷售渠道受阻,該地區8家煤礦企業已暫停運營,導致近600名礦工陷入無薪失業困境。這一困境與哈卡斯共和國面臨的問題如出一轍:原本銷往西部的煤炭因制裁無法出口,而面向東部的產品又受限于鐵路運力不足。


基礎設施瓶頸加劇危機


當地煤炭企業不僅要與化肥、糧食、木材及機械制造等產業競爭運力,更受制于鐵路基礎設施的嚴重不足。雖然部分地區正嘗試通過擴建線路或連接既有路網來緩解壓力,但這些工程遠非朝夕可成。"問題不會在今天或明天解決,但必須立即行動。"克麥羅沃國立大學區域與產業經濟系主任、經濟學博士塔季揚娜·梅庫什強調。


行業衰退始于2021年


官方數據顯示,克麥羅沃州煤炭產量自2021年以來已從2.55億噸驟降至1.98億噸,降幅達20%。哈卡斯共和國同樣面臨產量下滑。更嚴峻的是,2024年庫茲巴斯預算預計缺口將達580億盧布,約占地區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在哈卡斯,原本貢獻30%稅收的煤炭業損失已接近60億盧布。經濟學家警告,2025年煤礦企業將面臨更嚴峻挑戰,財政危機可能進一步加劇。


全球市場雙重打擊


1. 國際煤價暴跌:2023年澳大利亞煤炭回歸,還有蒙古國煤炭進口不斷增加,這是俄羅斯煤炭的兩大競爭對手。2023年國際煤價從370美元/噸暴跌至130美元,預計2025年將維持在110-120美元低位。


2. 地理劣勢凸顯:庫茲巴斯和哈卡斯的煤礦企業不僅要與國內同行競爭(如距離海港僅500公里的雅庫特煤礦),還要應對哈薩克斯坦等新興出口國的沖擊。好消息是,2025年俄烏沖突有望結束,那么曾今失去的歐洲市場能否回歸?KEMSU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葉夫根尼·哈蘭彭科夫(Yevgeny Kharlampenkov)認為,停火協議的結束和隨后制裁的解除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局勢。


制裁期間,許多歐洲國家已經找到了新的供應商,例如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要恢復失去的市場需要很長時間。該專家認為,在目前的局勢下,俄羅斯無限期地增加煤炭開采是毫無意義的。


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


聯邦層面缺乏針對性的出口關稅調整和運價調控政策,使地方政府陷入被動。專家呼吁:建立國家層面的區域開采配額制度,統籌考慮國內需求、出口潛力及深加工能力;推動煤炭向能源化工領域轉型升級;摒棄"無節制增產"的過時發展模式。煤炭行業,亟需改變傳統開采模式——"不應再是挖煤、裝車外運的簡單循環"。


區域發展戰略亟待調整


克麥羅沃州2018年制定的《2035發展戰略》已嚴重脫離現實。葉夫根尼·哈蘭彭科夫(Yevgeny Kharlampenkov)指出:"若不及時修訂戰略,我們將淪為蕭條的老工業區,面臨人口持續流失的困境。"當前危機表明,依賴初級資源出口的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唯有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俄羅斯煤炭行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