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水泥行業資訊
貴州:禁止以技術改造等名義擴大產能 推動省內水泥產能整合
發表時間:2024-07-03

6月25日,貴州省工信廳發布《關于推動建材產業穩增長促轉型增效益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材行業下滑態勢得到有效遏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止跌回升,力爭實現正增長。到2027年,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階段性成果,建材產品深加工水平和綠色建材占比穩步提高,綠色建材產值占比達到全產業30%。


嚴禁水泥違規新增產能,新改擴建項目嚴格落實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滿足能效標桿水平、環保績效A級指標要求;嚴格產能置換,遏制新增產能,禁止以技術改造等名義擴大水泥產能。


制定出臺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機制。


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強化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有序提高相關政策標準,促使一批能耗、環保、安全、質量達不到標準和淘汰類建材產能依法關停退出。


支持省內水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并購等方式,推動實施水泥產能整合;


在企業妥善處理職工安置、債務化解等事宜前提下,轉出產能所在市(州)不得設置限制性條件。


推動解決水泥熟料企業“批建不符”遺留問題。


支持優勢企業搭建產能整合平臺,探索設立壓減水泥行業過剩產能專項基金,利用市場化手段整合企業產權或經營權,壓減退出過剩產能和低效產能,提高生產集中度。


加大建材行業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力度,加強對砂石骨料、水泥粉磨站混合材質量監督抽查力度,關停一批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依法查處違法用地、非法開采、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取締非法產能、規范市場秩序,為優質企業騰出發展空間。


環保績效水平、能效水平和工藝裝備水平等為標尺,突出差異化、精準化要求,完善水泥行業常態化錯峰生產政策措施。


強化監督執行力度,壓實水泥企業、屬地政府和行業協會責任,對不守信、不開展錯峰生產或錯峰生產執行不到位的企業,依法依規落實相關懲戒措施。


鼓勵產能規模大、能效水平高、環保排放指標優的企業與產能規模小、能效水平低、環保排放指標高的企業簽訂長期熟料供應協議,以優于市場價的價格供應水泥熟料,降低部分水泥窯開窯時間,緩解水泥行業供需矛盾。


搶抓國家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系列政策契機,支持水泥等行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裝備升級,加快低碳化、制品化發展。


支持發展低鈣水泥熟料、低熟料系數水泥、硫(鐵)鋁酸鹽等特種水泥。推動專用水泥、低碳水泥、高耐久水泥制品和部品部件、水泥基復合制品規模化生產。


推動企業開展節能減排技改和重點設備更新改造,新建和改擴建水泥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有序推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設施建設。


推進現有燃煤自備電廠(鍋爐)清潔能源替代,鼓勵氫能、生物質燃料、垃圾衍生燃料、復合燃料等替代能源在水泥等工業窯爐中的應用。


到2025年底,水泥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建材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水泥、石材等領域建設數字綠色礦山,打造智能采選、自動配礦、無人駕駛、災害監控等應用場景。


推動以磷石膏、錳渣等含鈣工業廢渣資源替代石灰石作為水泥生產原料,逐步減少碳酸鹽原料用量。支持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鼓勵以高爐廢渣、電廠粉煤灰、煤矸石等廢渣為主要原料的超細粉替代普通混合材。推廣高固廢摻量的低碳水泥生產技術,鼓勵在水泥熟料生產中提高工業固廢原料摻量比例。


支持水泥企業打造“綠色礦山+砂石骨料+水泥制造+協同處置+預拌混凝土+裝備式建筑部品+整體服務”等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綠色建材與建筑部品制造集成基地。


推動綠色建材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應用,推廣應用磷石膏綠色建材,提高工程項目中低碳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綠色建材的應用比例。


建立產品追溯標準體系,重點開展水泥、預拌混凝土、防水材料等產品追溯標準編制。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