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水泥行業資訊
山東發布水泥行業三年行動計劃!達不到要求淘汰退出!
發表時間:2024-07-05

日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應急管理廳、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山東省建材行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24-2026)》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其中包含山東省水泥行業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要求2024-2026年水泥行業智能化達到更高水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以上,原料替代比例提升到3%,水泥熟料單位產品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水泥熟料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達到30%,低于能效基準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不能按期完成節能改造或改造后能效仍低于基準水平的生產線淘汰退出。


方案如下:


山東省水泥行業改造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6)


一、發展目標


二、2024-2026年,全省水泥行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智能化達到更高水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以上,原料替代比例提升到3%,水泥熟料單位產品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水泥熟料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達到30%,低于能效基準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不能按期完成節能改造或改造后能效仍低于基準水平的生產線淘汰退出。


二、主要任務


(一)化解過剩產能


1.嚴禁新增產能。不得以節能降耗、環保治理等項目改造之名變相增加水泥熟料、粉磨產能,確保全省水泥產能只減不增。加快低效產能淘汰退出,除特種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產線外,2500噸/日及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2024年底前全部整合退出。


2.推動規范有序發展。堅持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推進節能減排,減少污染物排放,為大氣污染防治發揮積極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進水泥行業規范有序發展。支持水泥企業穩妥有序進入全國碳交易市場,有效控制過剩產能釋放。


3.加強供需對接。定期召開建材供應方與建筑施工企業對接洽談會,推進水泥企業與需求方精準對接、按照項目建設實際需要,調整產品結構,加強質量管理,保障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加強水泥行業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銜接,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進行業穩定運行。


(二)優化產品結構


4.發展高性能水泥。支持發展高品質、高耐久性水泥和混凝土,重點發展高速、高鐵、海洋、核電、隧道等工程用特種水泥。加快行業融合發展,引導水泥生產企業按照“水泥+”發展模式,向砂石骨料、商品混凝土、預拌砂漿、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領域延伸,向綜合建材服務商轉變。


5.發展一體化墻材。開發各類纖維水泥涂裝板、造型裝飾板、結構用超厚板以及保溫裝飾、抗爆防火等各種建筑功能復合一體板。研發各類預制裝配式建筑用保溫與結構一體化復合外墻板,標準化、通用型、易拆卸、可重復使用的隔墻板、屋面板、樓面板其節點設計與結構構造。不斷拓展一體化墻材在工業與民用建筑和裝飾工程領域的應用。


6.發展鈣基新材料。以石灰石資源梯級利用為核心,分層次發展鈣基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高活性氧化鈣、氫氧化鈣及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食藥級碳酸鈣等鈣基新材料產業,同時延伸下游關聯產業,使資源價值得到更好提升。


7.發展固碳制品。研發新型固碳制品制備技術,以粉煤灰、鋼渣、電石渣、赤泥、爐渣、煤矸石、含鈣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生產固碳骨料、固碳磚和固碳石材等產品。建設示范生產線,改進提升二氧化碳礦物固化技術,拓寬固體廢棄物的應用渠道。


(三)加快數智賦能


8.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快水泥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充分運用“工業大腦”、5G等先進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實現生產工藝的全面升級。推廣智能制造裝備,重點應用無人運輸車輛、巡檢機器人、智能檢驗檢測裝備等新型智能裝備。針對建材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專項培訓。


9.實施數字化管理。推動水泥生產企業采用信息技術重構生產管理體系,運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手段開展質量過程管控、生產過程管控、能源控制管控和安全管控等,實現制造和應用全過程上下游互聯互通。


10.培育轉型標桿。遴選一批水泥行業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在行業內移植推廣轉型經驗和模式。開展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梯級培育行動,分層次培育智能工廠、智能化應用場景等重點方向典型示范案例,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到2026年,力爭培育省級典型案例30個,國家級典型案例10個左右。


(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11.優化水泥企業用能結構。提高水泥行業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比例。提升水泥企業能源“自給”能力,減少對化石能源及外部電力依賴。強化余熱資源梯級利用,支持鼓勵水泥企業利用自有設施、場地實施余熱余壓利用、建設分布式光伏、風力發電、儲能等設施。鼓勵氫能、生物質燃料、廢紡織布料、廢舊輪胎、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水泥窯爐中的應用,加大替代燃料利用技術的攻關力度。


12.提升水泥窯協同處置水平。提高現有生產線的固廢處置量,確保固廢供應穩定,有效發揮固廢處置能力。優化協同處置生產工藝,開展降低協同處置廢氣一氧化碳濃度的課題研究,減少燒成能耗。提升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污泥等的能力,保障“無廢”城市和綠色城鎮建設需要。


13.合理降低水泥熟料用量。開展分級分別制備低碳水泥技術研究,降低水泥中的熟料系數。開發生產砌筑水泥,推動以高爐礦渣、粉煤灰等工業固體廢物為主要原料的超細粉替代普通混合材,提高水泥中固廢資源替代熟料的比重。


14.鞏固提升超低排放改造成效。落實國家《關于推進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要求,制定印發全省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鞏固提升方案,加快補齊水泥窯組合脫硝技術、清潔運輸工作短板。支持企業爭創環保績效A級,新改擴建項目滿足環保績效A級指標要求


(五)加快設備和技術更新


15.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代。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老舊設備,推動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升級。對照《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為重點,推動水泥行業風機、電機、變壓器、泵、空壓機、鍋爐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推廣應用能效二級及以上節能設備。


16.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圍繞減排降碳、節能降耗,改造提升原料制備、窯爐控制、粉磨破碎等相關生產工藝。推進低阻旋風預熱器預分解系統、高效篦冷機、水泥窯窯襯系統模塊化裝配式集成、生料終粉磨輥壓機、富氧全氧燃燒、先進節能粉磨、水泥包裝自動化等技術改造。


17.加快新技術的開發應用。集中攻克水泥窯內循環沸騰煅燒、綠氫煅燒水泥熟料等技術。重點開發高貝利特水泥、石灰石煅燒黏土低碳水泥等產品。進一步完善已投產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提升技術水平,為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細化工作措施,著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定期評估計劃執行情況,研究解決執行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及時調整策略,確保水泥行業改造提升有序進行。


(二)加大質量監管。推進各企業標準化化驗室建設,貫徹落實《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23)要求,提升水泥產品質量。加強標準的宣貫和推廣工作,確保標準得到有效執行。建立標準執行監督機制,對標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標準的有效實施。


(三)發揮協會作用。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牽頭搭建行業合作平臺,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管理咨詢服務。組織開展上下游企業對接活動,開拓市場營銷渠道。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要求,組織實施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加強行業自律,防止企業惡性競爭,確保規范有序平穩發展。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