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扎哈淖爾煤業公司135臺增程式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全部完成組裝、正式交付,標志著內蒙古自治區首個超百臺無人駕駛礦卡項目正式落地。
無人駕駛礦用卡車交付現場(邢樂 攝)
自2024年開始,扎哈淖爾煤業公司與久興公司、東方公司和易控智駕共同合作,投入33臺增程式無人駕駛礦用卡車編組試運行。截至目前,無人駕駛車累計運行里程超77萬公里,剝離產量超525萬立方米,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為此次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傳統采用單斗—卡車間斷工藝的露天煤礦生產過程中卡車數量多、運輸安全風險高、司機勞動強度大,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使得無人駕駛技術在露天煤礦領域得以大規模應用,讓卡車司機從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幅提高運輸安全系數成為現實。目前,扎哈淖爾煤業公司應用無人駕駛礦用卡車效率可達人工的90%,日有效作業時長從19小時提升至最高21小時。同時在行業內率先攻克了無人駕駛技術在高寒地區、富水軟巖條件下難以穩定高效運行的難題。135臺無人駕駛礦用卡車全面投用后可減員325名司機,每月可節約人力成本約400萬元,全面推動礦山向“數智驅動”轉型。
無人駕駛礦卡在礦區作業(邢樂 攝)
無人駕駛礦卡能夠高效穩定運行,得益于5G通訊技術加持。扎哈淖爾煤業公司建設了完善的4G/5G 混編通信專網,構建了無人駕駛運營體系,部署的智能云控中心可實現智能調度、監控車輛狀態等功能。扎哈淖爾煤業公司是東北地區重要能源保供單位,核定產能1800萬噸,年土巖剝離量達1.2億立方米。扎哈淖爾露天煤礦處于高寒地區,地質條件復雜,具有軟巖富水等特點。礦山無人駕駛能夠有效提升該煤礦現有運輸設備安全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人員的參與,特別是在惡劣環境和天氣下,在降低人工成本、改善職工作業環境的同時,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張珠海 邢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