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聯合營口海關推出進境糧食后續監管新模式,在數字綜合服務平臺新增糧食監管服務模塊,實現監管方式從“人工跑腿”向“數據穿透”轉變。這一模式不僅強化了糧食后續監管,還為企業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效率。
之前,每一筆進境糧食調入調出均需要海關工作人員趕赴現場監管,進境糧食專用運輸車輛和集裝箱也需提前集中檢查。煩瑣的流程導致企業等待時間過長,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如今,依托全新上線的糧食監管服務模塊,海關可直接調取企業倉儲區、裝卸點位的高清實時畫面,形成“視頻實時傳輸+數據自動抓取”監管閉環,申報信息、現場作業實現“秒級聯動”。
新模式通過兩大創新重構監管流程,線上申請代替線下跑腿。企業通過平臺提交調入調出申請,海關在線審核通過后,調運作業即時啟動。相較傳統模式下數小時的等待,如今,審批指令“秒級”下達,全流程線上流轉;遠程實時檢查替代現場檢查。海關工作人員在線上即可調閱糧食調運現場的監控畫面,查看裝卸進度、車輛狀態等關鍵信息,并通過跨關區信息數據共享,與大連、鲅魚圈等口岸海關協同處置異常情況。
新模式運行以來,通過實時比對調運數據與監控畫面,海關現場查驗頻次下降80%,風險防控能力卻不降反升。運輸企業算了一筆經濟賬,通過對進境糧食運輸車輛實施隨到隨檢,每輛車能節省一天時間,減少油費、司機工資等支出1500余元,增加收入2000余元,預計每年可為營口本地進境糧食運輸企業減負增效1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