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寶武標準化作業專項治理工作要求,著力破解現場崗位規程執行“最后一公里”,寶武資源馬鋼礦業羅河礦自2024年起全面啟動標準化作業推進工作,以“知、會、做、能”四字訣為核心,構建“制度建設—培訓落地—現場管控—評價提升”閉環管理體系,推動安全生產與經營效率雙提升。
頂層設計+全員參與構建標準化作業“四梁八柱”
羅河礦以“崗位規程全覆蓋、執行標準無死角”為目標,制定《羅河礦2024年標準化作業推進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崗位梳理—規程修訂—培訓考核—現場落地”四大攻堅任務。通過“自上而下”專業審核與“自下而上”員工找茬相結合的方式,制定發布崗位規程34項,并動態完善24項規程內容,實現安全技術操作、設備管理、員工行為規范的深度融合。
在標準化作業示范區建設中,羅河礦選定羅河選礦廠總尾工序、羅河鐵礦溜破提升班作為“試驗田”,創新提出“標準化作業+精益工廠”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通過“指唱確認”視頻教學、崗位清單“明白卡”等可視化工具,解決員工“知不知”“會不會”的問題;另一方面以設備點檢程序化、工具物料定置化、作業現場標準化等為抓手,根治現場“跑冒滴漏”和環境臟亂差等頑疾,實現“人、物、流程”的全面規范化。
多維培訓+智慧管控打通執行落地“神經末梢”
為確保標準化作業入腦入心,羅河礦構建“理論+實操+可視化”三維培訓體系,將崗位規程融入“一模兩庫”,拍攝《充填作業規范》《尾礦輸送安全操作》等32部視頻教材;通過“班前會七步法”“檢修作業指導書”等實操工具,將抽象規程轉化為可執行的“動作清單”;在示范區域設置目視化看板,明確作業標準與風險管控要點,讓員工“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在過程管控層面,羅河礦推行“無視頻不作業”剛性制度,對標準化作業流程實施全時段視頻監控,定期對作業視頻進行復盤,核查標準化作業崗位規程的執行情況。同時,制定“四級”點檢程序和“六定”維護要求,通過智慧運維點檢系統,定時下發點檢任務,準確掌握設備狀態,減少故障停機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示范引領+閉環改進打造安全管理“樣板工程”
走進羅河選礦廠,標準化作業成效直觀可感,450處管道介質標簽清晰指引流體走向,53張行車定位卡實現設備停放“對號入座”,37件工器具實施形跡管理后取用效率提升60%。通過貨架結構改造、油品定置管理等12項現場改善措施,該區域成功消除高空作業風險、油品污染等50余項潛在隱患。
在評價激勵機制上,羅河礦實行“榮辱與共”小組考核制,對違章記分較多的班組實施全員復訓,對表現優異的班組授予“標準之星”稱號并給予績效獎勵。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行為觀察31余次,建立問題整改清單23項,通過“日整改、周統計、月分析”閉環管理,推動作業流程優化16項,員工標準化作業執行率大幅提升。
長效機制+進階路徑繪就本質安全新藍圖
標準化作業不是階段性任務,而是持續改進的動態過程。針對當前存在的區域推進不均衡、規程優化空間大等問題,羅河礦將重點錨定三方面進階路徑:一是深化可視化滲透,開發崗位操作“口袋手卡”,將危險源辨識、應急處置等核心內容轉化為“一圖讀懂”的便攜指引,讓標準要求從“墻上”落到“手上”。二是完善精準化評價,細化量化考核細則,建立“正向激勵+負面案例”雙軌機制,樹立更多標準化作業標桿;三是加速智能化融合,依托“生產一張圖”系統,實現全流程工藝參數自動調節,推動標準化作業從“人工管控”向“智能驅動”升級。
從“制度落地”到“習慣養成”,從“示范引領”到“全域覆蓋”,隨著“可視化滲透、精準化評價、智能化融合”三階路徑的穩步推進,羅河礦正以標準化作業推動礦山加速向本質安全型礦山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