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中煤的指導下,由中煤裝備公司牽頭,中煤裝備板塊企業、中煤山西公司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參與的中國中煤重大科技專項《基于礦鴻操作系統的智能開采成套技術與裝備研究及應用》(簡稱“礦鴻”項目)順利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該項目成果榮獲?2024年度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十大科技創新成果、煤礦智能化重大進展、煤炭機械行業十大新聞。
“礦鴻”項目科技成果的鑒定,不僅標志著全棧自主可控的煤機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更充分展現了中國中煤發揮煤炭全產業鏈優勢和煤機裝備設計、研發、制造一體化協同優勢,加強核心技術攻關、解決行業痛點難點的使命擔當。
瞄準行業關鍵技術
構建煤機裝備“芯”和“魂”
“礦鴻”項目作為中國中煤重大科技專項,歷時四年多攻堅,完成了國產芯片選型、測試、適配,成功開發了基于國產芯片的電路板、PLC、工控機、控制器、集控主機、數據采傳終端、移動駕駛艙等采掘裝備關鍵電器件;開展了礦鴻操作系統、管理平臺的適配開發;開發了各類設備礦鴻模組、控制程序、應用軟件;開發了基于礦鴻操作系統和國產電器件的綜采面成套設備。
基于礦鴻操作系統
建立智能開采系統新架構
長期以來,煤礦智能開采均采用“設備-集控系統-設備”的數據傳輸模式,設備間數據無法直接交互,且通訊協議標準不統一,造成設備間通訊鏈路長、交互效率低等問題。礦鴻操作系統成功構建了綜采工作面工業物聯網體系架構,實現了設備間的直接交互。依托自主研制的三級索引通訊方式、建立標準的物模型協議,統一了通訊標準,極大提升了設備交互效率,提高了煤礦數據資源的質量與可用性。項目成果成功在中煤山西公司大寧煤礦示范應用,為行業自主可控與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全新路徑。
“礦鴻”項目開發的移動駕駛艙,解決了基于物聯網體系架構的無感近場連接,實現綜采面入網設備全域、全時、全景移動監控,極大提升了系統的便捷性和實用性,在行業內尚屬首例。
“小內腦”+“大外腦”
加速礦山智能化國產化替代
“礦鴻”項目的成功實踐不僅是一次技術突破,更是產學研深度協同的典范,不僅得益于中國中煤“小內腦+大外腦”科技創新模式,也得益于行業搭建的產學研協同平臺,以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在礦鴻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上的聯合攻關,實現了從底層芯片、關鍵器件、操作系統到控制軟件的全鏈條國產化替代。
“礦鴻”項目充分發揮中煤裝備公司在設計、研發、制造等一體化協同優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周期提供技術服務,中煤山西公司及大寧煤礦全力支持示范應用,中國中煤全程跟蹤指導項目推進,是一次發揮各自優勢、聚力聯合攻關的成功實踐。
未來,中煤裝備公司將繼續攜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積極推進礦鴻技術成果創新應用,持續做好技術產品升級迭代,助力煤礦減人增安提效,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