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營口市的核心戰略資源,也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坐擁營口港,地處開放前沿,我市開放優勢得天獨厚,如何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效能?建平臺、強優勢、提能級,我市持續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向海而興,向新而行,持續推動全域高質量開發開放。
前不久,營口港口岸仙人島港區201#、202#、203#三個泊位正式通過驗收。這是我省今年以來通過對外開放驗收的第一批新建涉外泊位。此次驗收過后,營口港口岸對外開放泊位達到66個,所有已建成泊位實現“應開盡開”。三個泊位開放后,通過把外貿水渣、菱鎂石、原糖等約220萬噸貨物轉移至仙人島港區,將有效緩解鲅魚圈港區的泊位緊張狀況,減少船舶等待時間,提升船舶的周轉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進一步提升港口服務水平,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交通運輸部確定的沿海主樞紐港,營口港既是營口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港口型)的核心載體,也是東北地區能源、原材料運輸的重要轉運港和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在營口對外開放中發揮物流樞紐作用。目前,營口港已開通環渤海、華東沿海、東南沿海、華南沿海四大區域的40余條內貿航線,內貿集裝箱航線已覆蓋國內沿海30個主要港口,航班密度達到每月240班次以上。
“織密”港口航線網絡,構建高效暢通的海上物流大通道,還需要有暢通的集疏運體系支持。去年年底,仙人島疏港高速公路竣工通車,運輸車輛駛下沈大高速公路直達港口,節省時間至少20分鐘,鲅魚圈疏港高速公路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互聯互通、多式聯運的現代化集疏運體系日趨完善,多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為客戶提供諸多選擇方案。日臻完善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和智慧高效的港口運營模式正在為港口的“大進大出”“快進快出”提供強力支撐。
作為物流樞紐,港口是促進城市內外經濟循環、推動對外開放的重要樞紐。向海圖強,依托港口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是沿海城市的不二選擇。我市傾力打造的清潔能源、鋼鐵、黃金、銅4個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和精細化工、鋁、鎂、糧油食品4個300億級傳統產業集群,或多或少都關聯著港口這個核心戰略資源。歷史沉淀再厚,如果沒有適應時代發展的高新產業,也無法轉化為發展動能。地理位置再好,如果沒有建立龐大的經濟腹地,也無法轉化為貿易活力。城市發展,不進則退,必須抓住每一次機遇,用好家底優勢、地緣優勢、政策優勢。
依托港口,我市緊盯物流鏈、供應鏈,開展產業鏈招商。今年,依托鏈主企業華能集團建設的總投資200億元的營口華能清潔能源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積厚成勢,央地合作碩果累累。我市還積極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全面開拓RCEP成員國市場,全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成員國的進出口占全市進出口總額比重均達到30%以上。成立市級外資、外貿工作專班,制定《營口市助企出海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行動方案》等政策措施,著力增強外資外貿企業在營口投資興業的信心。全市外資、外貿等外向型經營主體達到1000家以上,重點開放指標保持全省前列,全市進出口總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3位,外貿依存度穩居全省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