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規劃院專家組
赴青島特鋼交流合作
2025年6月19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郜學帶領專業人員赴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與青島特鋼黨委書記、總經理孫廣億,副總經理王海波,能源環保部部長李蓬及動力事業部、工藝研究所、能源環保部有關領導,共同就深化合作共助青島特鋼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進行座談。
孫廣億總經理介紹了青島特鋼現有產品產線、生產運行情況及深耕特殊鋼領域,在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節能減排、數智轉型等方面取得的進步。他指出,青島特鋼緊跟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工作部署,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深化品種結構調整,與上下游企業合作強鏈補鏈,品牌核心價值持續增長。同時,青島特鋼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大力推行綠色制造技術,全面強化節能減碳,加快實施“固廢不出廠”戰略。面向發展新要求和行業新形勢,孫廣億總經理希望冶金規劃院助力青島特鋼繼續做“精”做“特”,提升整體運營效能,打造高韌性企業。
郜學副院長詳細解讀了“十五五”國家產業政策要求與導向,分析說明了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點任務目標。他指出,面對“入市”大考,鋼鐵企業亟需加強參與全國碳市場的能力建設,應著力實現報送、核查、履約等全過程閉環管理提升。應對市場挑戰,企業需進行全流程系統節能降碳診斷,識別各環節節能降碳、降本增效潛力,精準制定改進措施;并應通過強化品牌建設和開展綠色低碳認證工作,贏得下游市場,提高核心競爭力。郜學副院長表示,冶金規劃院將全力為青島特鋼全面增強高質量發展韌性做好全方位服務。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
低碳發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低碳發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全完善鋼鐵行業低碳轉型頂層設計,搭建促進行業低碳發展完整產業鏈,主要成果及業務方向體現以下幾方面。
(一)構建C+4E 低碳發展理論體系及方法學
不斷夯實鋼鐵低碳發展方法學,率先構建了以“提高碳生產率(Carbon Productivity)為核心,實現節約能源(Energy Saving),提高經濟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環境協同治理(Environment Synergy),構建鋼鐵生態產業鏈(Eco-industrial Chain)”為核心思想的鋼鐵C+4E低碳發展理論體系及方法學,為鋼鐵行業開展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提供堅實理論依據和科學操作指南。
(二)強化規劃降碳引領
在“雙碳”目標下,充分發揮規劃降碳引領作用,以C+4E 低碳發展方法學為理論基礎,構建完善技術工具手段,為160余家鋼鐵企業開展碳達峰及降碳規劃,構建“5+1”降碳路徑模式,通過推動綠色布局、節能與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結構優化、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低碳技術創新應用以及體制機制完善等,有效支撐鋼鐵行業推進碳達峰及降碳工作。
(三)提升應對碳市場能力
長期支撐生態環境部氣候司開展碳市場相關工作,全流程參與碳市場政策及規則制定,在鋼鐵行業碳配額分配方案制定和更新、全國碳市場運行測試、監測、報告和核查相關體系研究、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研究基礎。協助國內數十家企業開展“碳管家”咨詢服務,實現從報送、核查、履約等全過程閉環管理提升,為鋼鐵企業應對碳市場和低碳發展做好全方位服務。
(四)建設碳排放管控平臺
將數字化、低碳化相結合,研究建立基于應對碳市場的智能碳排放管控平臺,實現碳排放在線管理,助力企業智能化精準化降碳。實現碳素流可視可管可控可信以及生產全過程的碳排放監測、統計、對標分析,以碳效率為核心優化生產工藝及管理,實現碳排放目標管控、碳配額預警管控、碳資產管理及減污降碳協同管控等多重目標。已協助多家鋼鐵企業開展碳排放管控平臺建設,提升企業碳排放管理水平。
(五)構建鋼鐵綠色金融支撐體系
協助鋼鐵企業盤查碳資源、開發碳資產、形成碳資本;輔助鋼鐵企業做好碳賬戶管理、提供碳資產保值增值渠道和建議;支撐企業做好碳配額及自愿減排量配置規劃方案,主動降低碳市場履約成本。
(六)搭建技術創新支撐平臺
承擔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聯合秘書處工作,持續協助組織開展原材料工業領域20大低碳技術評選工作,并與多家國際、國內技術服務商開展合作,以實際行動有效激發各相關利益方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在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七)低碳領域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
基于對鋼鐵低碳轉型的長期研究積淀及深刻理解,組織專家隊伍為上百家企業開展低碳轉型路徑、應對碳市場、碳資產管理等相關培訓工作,持續提升行業和企業低碳轉型理念意識及能力水平。
(八)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積極跟蹤研究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熱焦難”問題,為鋼鐵行業應對國際挑戰做好分析應對,持續促進鋼鐵行業開展國際合作,不斷提升鋼鐵企業國際競爭力。結合國內外低碳發展政策要求,開展CBAM、低碳排放鋼等國際規則的深入研究,提升我國鋼鐵行業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能力和國際話語權。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
能源處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能源處是我國冶金行業節能低碳領域的核心智庫部門,同時承擔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工業節能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工作職責。冶金規劃院能源處現已構建"三位一體"的行業服務體系(政策研究、技術咨詢、行業服務),擁有一支政策理論水平高、節能規劃經驗豐富、工程咨詢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業團隊,形成政策研究、技術咨詢、標準建設、產業服務“四維協同”工作機制,重點圍繞"雙碳"戰略目標實施路徑,開展以下核心業務。
一、節能與低碳發展咨詢服務體系
1. 政策支撐體系構建
主導編制《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工業能效提升實施方案》等國家級政策文件,牽頭制定《鋼鐵行業能源審計技術導則》《鋼鐵行業節能診斷技術導則》《鋼鐵企業重點工序能效標桿評估規范》等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支撐鋼鐵行業完成《鋼鐵行業能效標桿示范評估驗收辦法》等。
2. 行業節能降碳咨詢
建立"診斷-規劃-實施-評估"全流程服務體系,可為企業開展“雙碳”背景下能源轉型、極致能效提升、能效標桿創建、全流程系統節能診斷、節能低碳發展專項規劃等專項咨詢。已累計為寶鋼湛江、首鋼京唐、寶鋼股份、首鋼股份等幾十家鋼鐵企業提供能效標桿創建與評估服務。
3. 前沿課題研究
最新碳排放規則出臺后,外購電力與熱力不納入碳排放,率先在行業開展“雙碳”背景下能源領域重點課題研究,正在開展煤氣資源優化、余熱資源合理利用、極致電氣化提升等專項咨詢業務。
二、綠色制造體系支撐
1. 標準引領發展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首批國家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主導制定《鋼鐵行業綠色工廠評價導則》等重要行業標準,是工信部第一批綠色制造升級服務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成功中標工信部節能診斷服務機構,并在吉林、四川等多個省份開展節能診斷工作。
2. 示范創建實效
已成功申報40余家國家級綠色工廠示范,協助河鋼集團、山東永鋒集團、衡陽鋼管等多家鋼鐵企業完成綠色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企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三、行業協同創新平臺
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專委會秉承為冶金工業企業服務、為節能減排事業服務的使命,致力于成為中國冶金工業節能領域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社團組織,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橋梁與紐帶作用。目前已招募會員單位200余家,涵蓋百余家大中型冶金企業以及眾多優秀節能企業,成功構建“一縱、一橫、五大平臺”。
1. 縱向深化專題研究
開展“能效評價及能效提升”“雙碳最佳能效標桿示范廠驗收”等多項課題研究,每年發布《中國鋼鐵工業節能低碳發展報告》。
2. 橫向推進技術應用推廣
開展節能技術評價,建立冶金行業節能技術庫,評選鋼鐵行業十大節能先進技術,征集行業典型示范案例,開展先進適用節能技術現場對接會等。
3. 五大服務平臺
“五大平臺”指會議平臺、宣傳平臺、培訓平臺、共享平臺、合作平臺,每年定期舉辦節能服務進企業、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論壇等大型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