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其他行業資訊
東北首個碳足跡服務平臺在大連上線
發表時間:2025-06-26

企業核算成本降低50%至70%,報告生成時間從兩三個月縮短至3天


6月20日,東北首個“一站式”碳足跡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在大連上線。拿到大連地區首張《產品碳足跡核算聲明》的中糧麥芽(大連)有限公司表示,有了這個平臺,企業可以省時、省事、省錢地進行綠色轉型和出海。


碳足跡作為衡量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心指標,已成為國際經貿往來的“綠色通行證”。此前,要想獲得這個“綠色通行證”,企業需要自行對接第三方服務機構,安排專業人員熟悉企業生產流程,再逐步開展人工數據統計填報,整體周期長、效率低、費用高。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核算標準與評價規范,難以保證核算數據的可比性與一致性。遇到復雜場景或技術難點,還需依賴外地機構援助,進一步提高了溝通成本與服務費用。


此次上線的大連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是大連檢驗檢測認證集團牽頭打造的區域性碳管理基礎平臺,聚焦石油化工、交通運輸、裝備制造、建筑材料等重點行業,構建了覆蓋“產品碳”與“組織碳”雙層級的碳數據管理框架體系。平臺一期已內置大連本地九大優勢行業的21類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模型,能實現碳足跡全鏈條追溯、可視化管理與可信披露。


企業用戶按照平臺指引,依照平臺內置的模型輸入數據,即可高效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快速生成核算報告,同時實現與第三方認證流程在線對接,由此形成“企業自算+第三方認證復核”的高效協同機制,既有效降低核算與認證成本,又顯著提升了碳信息披露效率。


此外,平臺系統支持企業開展碳排放數據的全面整理與高效轉化、安全存儲與嚴格質量控制,同步提供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填報支持服務及配套出口合規解決方案,協助出口型企業積極應對國際綠色貿易要求,增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綠色通行能力與議價優勢。


大連檢驗檢測認證集團科技委主任楊鑫新表示,平臺上線后,企業核算成本可以降低50%至70%,報告生成時間也從2個月到3個月縮短至3天。隨著2025年歐盟CBAM(碳邊境調節機制)全面實施,預計可為區域企業避免年均超過1億元的碳關稅損失,切實減輕企業的經營負擔,增強國際競爭力。


平臺上線當日,即與國網大連公司、大連華銳重工等8家重點行業企業,德國TUV萊茵、北京中碳眾合等7家認證機構以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綠色金融協會等6家金融機構簽約,共同搭建產品碳足跡核算認證“生態圈”,并作為“雙碳”服務板塊接入大連自貿片區一體化服務平臺,深度嵌入出口業務流程,解決出口企業的貿易瓶頸。


據悉,平臺二期將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產品碳因子數據庫,與國家碳數據庫互通互認,并依據目前得到的國際相關數據庫和部門的互認,實現企業以自聲明方式即可得到國際貿易機構認可,從而產品能以最快的時間、最低的成本流通到國際貿易供應鏈中。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