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位于淇縣廟口鎮的白云石綜合利用清潔煉鎂新技術工業試驗項目現場,10余輛大型機械來回穿梭,正在修整路面,100余名工人在各作業面有序施工。
施工現場負責同志李德清告訴記者,項目自去年11月份開工以來,在鶴壁投資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全部工藝流程已打通,雙膛窯帶料天然氣烘窯開始試驗,目前工程進入收尾階段,主要進行道路修整和廠房封閉作業,預計5月底前全部結束。
全市奮戰二季度確保“雙過半”工作會議召開后,鶴壁投資集團迅速響應,以“搶進度、抓節點、保質量”為行動綱領,全力推進白云石綜合利用清潔煉鎂新技術工業試驗項目,為打造全國領先的鎂基新材料產業生態圈按下“加速鍵”。
鎂,與鋼鐵和鋁等金屬相比,具有強度高、鑄造性能好、生物親和性強、廢料易回收等諸多優點,在交通運輸、電子通信、航空航天、氫能儲運等領域有著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被譽為“未來金屬”。
在我市,鎂基新材料產業作為傳統主導產業之一,既是我市加快產業轉型“從哪兒轉”的關鍵一環,也是最能體現我市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實踐。
白云石綜合利用清潔煉鎂新技術工業試驗項目是我市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鎂基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也是鎂冶煉行業在“碳達峰及碳中和”背景下的一項顛覆性、革命性技術創新。
這套工藝技術新在何處,會產生怎樣的效益?李德清介紹,這套工藝流程高效節能、清潔環保,與傳統皮江法煉鎂工藝相比,碳排放量可降低40%,能耗銳減50%,所生產的金屬鎂純度更高,回收率超過90%。在技術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鎂鋁尖晶石和輕質碳酸鈣等中間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塑膠、化纖、涂料、高端耐火材料等領域,實現了金屬鎂的清潔生產,全過程無廢渣排放。
據了解,為確保項目按計劃試驗,鶴壁投資集團與中鋁集團技術團隊緊密協作,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將施工計劃細化至每日,并通過“日調度、周復盤”機制動態糾偏。
鶴壁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寶龍表示,下一步,鶴壁投資集團將加強與中鋁集團合作,致力建設全國產能規模最大、最具競爭力的鎂基新材料生產和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從源頭到終端的鎂產業鏈條、全國領先的鎂基新材料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