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潘復生一行,深入山西八達鎂業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指導。
在調研過程中,潘復生院士一行深入豎式還原爐生產現場,通過現場的參觀,潘復生院士對我們現有的豎式還原爐技術提出了包括提升熱效率及能源利用率、配料比例、溫控時間等多項改造意見,潘院士表示豎式還原爐的改造是金屬鎂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一步,對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減少污染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我公司在民營企業中首家全面改造豎式還原爐的技改成果表示高度贊賞。
隨后,潘復生院士一行對鎂合金壓延深加工車間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鎂深加工項目的建設規模、生產流程、設備配置以及技術創新點。鎂合金作為輕量化材料的重要代表,具有密度小、強度高、耐腐蝕等優異性能,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關鍵材料之一。鎂合金深加工廠區采用了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自動化設備,能夠實現對鎂合金材料的高效、精準加工,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3C電子等多個領域,展現了極高的市場潛力和競爭力。
開拓創新 向鎂而行
潘復生院士對八達鎂業在金屬鎂產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未來,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國的鎂產業會做得更大,可能會和鋁合金旗鼓相當。相對于鋁合金現有市場所占的比重,鎂合金的未來發展‘大有所為’,未來要努力推進鎂合金功能產品的產業化,特別是鎂電池、鎂固態儲氫等,希望鎂合金功能產品能遍布中國的千山萬水。”
針對八達鎂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潘復生院士及其團隊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提出了寶貴的解決方案和建議。他們表示,將充分發揮團隊的技術優勢,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金屬鎂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現場指導結束后,潘復生院士一行還與八達鎂業的管理層進行了深入交流。他鼓勵企業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為金屬鎂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他也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八達鎂業的發展,為企業提供更多技術支持。
此次潘復生院士的調研指導,不僅為山西八達鎂業有限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金屬鎂產業的整體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們相信,在潘復生院士等專家的關心和指導下,金屬鎂產業一定能夠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