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極端高溫天氣頻發及工業用電需求持續攀升的雙重壓力下,印度的電力需求不斷刷新紀錄。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數據,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費國,2023年煤炭發電量占比為61.8%,燃煤發電在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印度出現了自2010年以來最為嚴重的電力供需缺口。為避免大規模停電事件的發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應急措施,包括推遲部分發電站的維修計劃,重啟閑置煤電機組,并強制要求電力公司增加進口煤炭和電力的采購量,以緩解燃眉之急。
為了迅速提升基本負荷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印度政府正在積極尋求應對方法。報道稱,印度政府支持國有和私營發電集團招標購買價值330億美元的煤電新設備,包括印度國家電力公司(NTPC)和印度水力發電集團(SJVN)在內的國有企業,以及阿達尼電力(Adani Power)和埃薩電力(Essar Power)等私營企業,將被要求在本十年末前新增加31吉瓦的電力供應。在今年3月,多家主要私營電廠曾表示愿意擴建舊的火電廠或繼續完成之前暫停的項目。電力部長Manohar Lal組織的一次會議上,討論了加速訂購額外燃煤發電機組的計劃。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每年新增燃煤發電裝機容量約為2吉瓦至3吉瓦,到2023年增加到10吉瓦。消息人士表示,總部位于新德里的國營巴拉特重型電氣公司(Bharat Heavy Electricals)在過去一年的招標中贏得了印度所有的電力設備合同,預計將繼續獲得大部分新設備合同。然而,面對燃煤發電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Thermax-Babcock、BGR-Hitachi和韓國斗山(Doosan)等設備供應商已經關閉了在印度的制造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