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水泥行業資訊
水泥行業強制綠電消費比例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
發表時間:2025-07-16

7月2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印發《關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下達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重點用能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


《通知》規定在2024年增加對電解鋁行業單獨的綠電消費比例的基礎上,2025年增設鋼鐵、水泥、多晶硅行業和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2025年各省水泥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從25.2%-70%不等。2025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對電解鋁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鋼鐵、水泥、多晶硅和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完成情況只監測不考核。


同時,下達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為約束性指標,按此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考核評估。


通過文件附表可以看到各省水泥行業2025年度消納比例不同,最低的為福建省的25.2%,最高的為四川、云南、青海三省的70%;26年比25年度普遍增加1%、2%的比例。未來不排除進一步的提高比例。


這個是繼2025年3月26日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后,又強制綠電消費比例。具體各省2025年度和2026年度消費比例如下表:


那么水泥行業納入強制綠電消費比例對水泥行業有何影響,水泥行業又該如何應對呢?


一、對水泥行業的影響。


1、增加水泥行業的生產成本。


盡管文件要求2025年度對水泥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完成情況只監測不考核。意味著2025年度水泥企業不強制購買綠證,但是根據電解鋁行業的經驗,第二年就開始強制考核,意味著水泥行業26年肯定納入強制考核,并且因為對各級政府有強制考核的要求,為地方政府的約束性指標,按此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考核評估,所以地方政府會強制要求水泥企業執行,必須按照要求的比例購買綠證履約。


按照目前的每個綠證價格5-8元之間,每個綠證包含1000度電,折算下每度電0.5-0.8分錢,按照水泥行業噸水泥外購電量約50度計算(扣除余熱發電自發自用),綠電比例按照39%計算,噸水泥增加9.6分錢和15.5分錢,雖然目前看著不多,按照去年水泥行業年產水泥18.24億噸計算,年增加成本1.75億-2.83億之間,如果綠電成本繼續上升,水泥行業需要支付的成本更多,對于目前很多嚴重虧損的水泥企業來說是雪上加霜。


2、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


和碳排放權交易一樣,國家也有專門的平臺進行綠證交易,也需要開戶、交易、履約等流程,企業也要安排專人負責此事,核算購買綠電量,緊盯綠電價格波動情況,及時購買綠證,這些都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


3、有利的一面是可以進行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擴大企業影響力。


企業可以進行綠色電力消費認證,對產品頒發相應綠色電力消費標識,有利于提高社會公眾綠色消費意識,提高企業品牌美譽度,擴大企業影響力,使出口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二、水泥企業應對措施。


既然政策已經出臺,作為企業只能被動執行,要學習相關的文件要求,趨利避害,運用規則,減少對企業的影響。作為水泥企業,應該做如下應對措施:


1、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千方百計降低電耗,降低從電網購電量。


節能降耗向來是水泥行業永恒的話題。設法降低單位產品用電量、減少外購電費用,本就是節約成本的舉措。此外,政策是依據外購電網用電量來計算綠色電力消耗比例的,因此從電網購買的電量越低,所需購買的綠證就越少。


2、水泥企業開展光伏發電、風電和儲能一體化項目建設。


受當前光伏發電、風電、儲能等成本降低的影響,加之水泥行業擁有豐富的堆棚和礦山等場地資源,且水泥企業用電量大,在過去兩年里,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開始建設光伏發電和儲能項目。其中,海螺水泥在濟寧和平涼兩個基地開展了風電項目建設,在濟寧基地打造零外購電工廠。實現零外購電后,企業便無需購買綠證。因此,水泥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設光伏發電、風電和儲能項目,以減少從電網購買的電量。


3、及時學習了解政策,指定專人跟進。


作為新出來的政策,企業要組織人員學習,理解吃透政策,并且學習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平臺的注冊,交易,核銷等規則,了解綠證價格的波動情況,及時買入,使企業利益最大化,大型企業建議同步培養多名相關的人員。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