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鞍山市格林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焦化設備智能生產車間,多部焊接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按照工藝流程切割下料,焊花閃爍間,一個個焊點在數秒內一氣呵成,盡顯智能生產的高效與精準。
“操作人員只需輸入指令,這些焊接機器人就如同技藝精湛的‘智能裁縫’,能自動將鋼板精準焊接到位。”公司董事長吳洪金介紹,“智能化焊接不僅大幅減少了一半以上的人力投入,更重要的是有效規避了電弧不穩定、焊花飛濺、氣孔、焊縫粗細不均等傳統焊接難題,還突破了以往僅能平面切割的技術瓶頸,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企業科創活力的迸發,離不開海城市系統培育。海城市編制《科技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從創新投入、人才引進等六個維度繪就藍圖,上半年三場專題培訓會覆蓋380余家企業,手把手指導研發統計、高企申報。沈車鑄業等10余家企業通過政策牽線與銀行達成合作,東來礦業等5家企業對接擔保公司,融資難題的破解讓創新腳步更輕快。目前,12家企業申報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4家沖擊雛鷹瞪羚企業,44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冊,17家外埠科技企業扎根落戶,創新之樹在海城茁壯成長。
惠企服務的精準滴灌,讓科創之路更通暢。100余家科技企業迎來“面對面”調研,78項需求被一一記錄,26項已妥善解決。奧億達公司的研發設備升級、馳鴻科技的技術攻關,都在定制化方案支持下取得突破。菱鎂產業窯爐技術對接會上,遼寧科技大學的專家帶著最新成果與企業“面對面”,5個技術對接意向的達成,讓創新鏈與產業鏈加速融合。下半年,海城還將發力培育更多高企與專精特新企業,攻關菱鎂產業關鍵技術,讓科創“引擎”更強勁。
科技創新是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核心引擎,海城市正牢牢穩住這臺高質量“發動機”,不斷為創新鏈和產業鏈輸送寶貴“燃料”,讓一個個“海城創新”“海城智造”源源不斷地從實驗室里走向生產線,為城市實現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點燃“科創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