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能源燃料資訊
山東能源集團乘“數”而上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發表時間:2025-07-29

數字化轉型是我國的國家戰略。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山東能源集團認真落實數字化轉型戰略,錨定“數智山能”建設目標,深化數字化平臺建設,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努力將數據流量轉化為發展質量,算法優勢升級為規則優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筑牢數字基建底座


構建智能高效支撐體系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地基”。要想在數字浪潮中行穩致遠,筑牢數字底座是根基所在,唯有夯實基礎,才能掙脫傳統運作模式的束縛,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山東能源集團通過搭建山能數據中心“一朵云”,建好數據通信“一張網”,建設統一“數據湖”,構建起覆蓋全集團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體系。


為打造智能化數字中樞,山東能源集團制定了“1+2+5+N”的數據中心“一朵云”專項規劃,即規劃建設“1”朵分布式的山能云,建設濟南和魯西“2”個總部數據中心,建設新疆、鄂爾多斯西、鄂爾多斯東、陜甘、上海“5”個區域數據中心,按需建設“N”個邊緣數據中心。通過推進技術平臺化、資源服務化、管控智能化、服務標準化,全力打造“便捷、高效、智能、規范”的基礎設施底座。


目前,山東能源集團數據中心架構藍圖已全面鋪開,傳輸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基礎設施的規模化、集約化和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平臺保障。


為全面支撐山東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滿足辦公數據交互、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等大顆粒、大帶寬IP化新興業務需求,山東能源集團統籌規劃建設了數據通信“一張網”。該網絡采用“核心+匯聚+接入”三級架構設計,成功打通“云-邊-端”數據協同通道,有效保障了信息高速互聯互通。


除了搭建數據中心“一朵云”與數據通信“一張網”,山東能源集團還在數據資源管理領域積極布局,建設了統一數據湖。按照“一數一源、應采盡采、集中治理、協同共享”原則,開展數據采集和數據匯聚實施;建設統一的數據治理系統,實現數據標準、數據模型、元數據、主數據、數據質量、數據安全和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設統一的數據共享服務系統,打造數據分析挖掘、共享開放等服務能力。


通過持續完善數字基建底座,山東能源集團目前已建成運行省內OTN骨干傳輸網,承載了AI訓練中心等180項業務,采集統建類、礦業、電力、化工產業系統1200余套數據湖,成為山東省第一個自建完成骨干傳輸網的省屬企業。這些扎實的數字化基礎設施,為山東能源集團數據治理體系的完善與數實融合場景的深化應用提供了堅實支撐。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加速全域數據治理建設


作為山東省屬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領軍者,山東能源集團注重數據管理、架構、標準、治理一體化,以“技術賦能+場景落地”雙輪驅動,將5G、工業互聯網、AI等技術與傳統業務深度耦合,在礦山生產、物流貿易、財務管理等領域聚力打造全鏈條數字化生態。


輕點鼠標,便可通過大屏幕實時看清礦區的每個角落,井下的采掘、運輸、檢修等情況也一目了然,整個礦區宛如透明……在山東能源集團郭屯煤礦,數字化正重塑礦井傳統開采模式:5G+三維地質建模,實現了礦井復雜地質的自適應割煤;大數據支撐智慧分析平臺,實現了生產數據的實時處理;數字孿生結合AI攝像頭等設備,打造了透明化智能采煤工作面,全面提升了礦井生產效率與安全水平。


據了解,山東能源集團聚焦礦山生產核心場景,將5G、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深度應用于礦山生產,不僅實現了煤礦安全生產效率的量級提升,更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標桿范式。


從井下采掘現場延伸至產品“儲、銷”環節,數據管理和治理已滲透到山東能源集團各專業、各領域、各環節,并取得顯著成效。山東能源集團營貿公司構建的智慧營銷體系,通過對接ERP、智慧法務等6大系統,集成2500萬條業務數據,形成了“產供銷運”一體化管理網絡。


營貿公司智能倉管系統引入WMS倉儲管理平臺,配合“貿易智鏈”系統,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與跨系統協同。2024年營貿公司電商平臺開展“陽光競價”5513場,成交808.38萬噸,溢價1.78億元,不僅杜絕了廉潔風險,而且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在財務管理領域,數據治理在企業強化風險防控、提升決策精準性等方面正發揮著關鍵作用。山東能源集團打造的智慧財務分析平臺,貫通多系統數據,實現了國資考核指標、經營數據“一屏總覽”,財務分析效率提升60%;智能報賬平臺將394個業務類型精簡為5類,RPA智能審核替代80個高頻場景,OCR影像識別自動提取165項財務數據,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準確性。


如今,山東能源集團正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加快實施數據質量提升專項行動,逐步實現全域數據治理。


培育數實融合場景


打造產業轉型新引擎


數實融合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路徑和核心形態,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山東能源集團聚焦“人工智能+”數實融合創新場景,持續構建AI大模型、工業互聯網、智能裝備等核心能力體系,加快推動數字技術在生產一線的產業化落地,逐步形成了涵蓋物供、營貿、財務業務和煤炭、化工、電力產業等六大場景的應用體系。


2023年7月18日,山東能源集團攜手華為發布盤古礦山大模型。作為全球首個面向煤礦行業的商用AI大模型,該模型通過“中心訓練+邊緣推理+云邊協同”架構,實現了作業數據與設備運行的全流程感知、精準分析與聯動控制,推動了礦井從“經驗管理”向“智能運營”的蝶變躍升。


在山東能源集團李樓煤業,該模型賦能的防沖卸壓孔深監管系統,替代人工逐幀審核,實現了數據采集、識別、告警、聯動全鏈條自動化,人工核驗工作量減少80%。“原來人工核驗一個孔要15分鐘,現在用AI只需3分鐘,而且更精準。”李樓煤業副總工程師王永介紹。


目前,盤古礦山大模型作為智能礦山的“數字大腦”,已經在山東能源集團70余對礦井落地應用,構建起了涵蓋采煤、掘進、安監、洗選等21個典型業務場景的智能化協同體系,助力山東能源集團煤炭產業智能化從“點上突破”向“系統進化”邁進。


不僅在煤礦,山東能源集團在清潔能源領域培育的數實融合創新場景同樣走在前列。在山東能源新能源集團渤中海上風電場,依托數字孿生、SCADA控制、智能巡檢等一系列數字技術,打造形成了“全景感知、全域聯控、全鏈治理”的智慧風電場,實現了360°全景可視化調度、智能診斷、趨勢分析,有效支撐了電網安全運行。


據悉,如今在電場陸上集控中心,運維人員可依托智能巡檢機器人完成設備缺陷識別、遠程復核、預警派單,實現惡劣天氣、復雜設備環境下的“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與誤操作風險,助力山東能源集團電力產業板塊邁入“減員提效、安全可控、智慧運行”新階段。


從筑牢數字基建底座到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從礦山智能化的深度實踐到盤古礦山大模型的創新突破,如今,山東能源集團正錨定“數智山能”目標,以多場景驅動、多平臺協同為路徑,加速推進數實融合,持續探索“AI+”的深度融合新范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張筱 于小洋 殷和慶)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