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前準備
(一)材料準備
耐火材料的選擇需嚴格依據焙燒爐的設計要求和使用工況,優先選用具有高耐火度、良好熱穩定性和抗侵蝕性的材料,如高鋁磚、硅磚等。
材料進場時,必須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查驗材料的出廠合格證、性能檢測報告等資料,確保其各項指標符合設計標準。同時,對材料的外觀進行檢查,不得有裂紋、缺角、扭曲等缺陷。
不同種類、規格的耐火材料應分開存放,避免混雜。存放場地應平整、干燥、通風良好,防止材料受潮、受污染。對于易受潮的材料,應采取防潮措施,如鋪設防潮層、覆蓋塑料薄膜等。
(二)技術準備
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學習焙燒爐的設計圖紙、施工規范和技術要求,編制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文件,明確各施工環節的技術要點和質量標準。
進行施工圖紙會審,及時發現和解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施工圖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根據施工圖紙和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繪制施工排版圖,明確磚的排列方式、灰縫厚度等參數。
(三)人員準備
砌筑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施工經驗,持證上崗。施工前,應對砌筑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和技術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藝、質量要求和安全操作規程。
配備足夠的管理人員,包括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檢查員、安全監督員等,明確各人員的職責和分工,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
(四)現場準備
清理施工現場,拆除障礙物,平整場地,做好排水設施,確保施工現場無積水。
搭建臨時設施,如材料倉庫、攪拌站、工人休息室等,臨時設施的位置應合理,便于施工操作和管理。
檢查施工機械設備和工具,如攪拌機、切割機、砌筑工具等,確保其性能良好,滿足施工要求。同時,配備足夠的備用設備和工具,以應對突發情況。
二、施工流程
(一)基層處理
清理焙燒爐基礎表面的浮灰、油污、雜物等,確?;A表面平整、干凈。
對基礎表面進行檢查,若發現有裂縫、凹陷等缺陷,應及時進行修補處理。修補時,采用與基礎材料相匹配的修補材料,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操作。
基礎表面處理完成后,應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二)放線定位
根據施工圖紙和施工排版圖,在基礎表面上放出焙燒爐的中心線、邊線、標高控制線等。放線時,應使用專業的測量工具,確保放線準確無誤。
放線完成后,應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后,方可進行砌筑施工。
(三)砌筑施工
由于耐火磚不能進水,砌筑前無需對其進行浸泡處理,但要確保耐火磚干燥、清潔。若耐火磚表面存在浮灰等雜質,可用干毛刷或壓縮空氣進行清理,保證磚面干凈,以利于與砌筑砂漿的粘結。
砌筑時,應按照施工排版圖的要求進行排列,確保磚的排列整齊、均勻。灰縫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為 2-3mm?;铱p應飽滿、密實,不得有瞎縫、通縫等缺陷。為保證灰縫質量,可采用預拌干硬性砌筑砂漿,砌筑時通過擠揉使砂漿充滿灰縫。
砌筑過程中,應隨時檢查磚的垂直度、平整度和標高,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采用靠尺、水平儀等工具進行檢查,確保砌筑質量符合要求。
對于復雜部位的砌筑,如爐門、煙道等,應制定專門的施工方案,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操作。在這些部位砌筑時,更要注意磚的干燥狀態和砂漿的飽滿度,以保證砌筑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四)勾縫處理
砌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勾縫處理。勾縫材料應與砌筑材料相匹配,其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宜采用干硬性勾縫材料。
勾縫前,應清理灰縫內的雜物和浮灰,確?;铱p干凈、干燥。勾縫時,應將勾縫材料填入灰縫內,用專用工具壓實、抹光,使勾縫表面平整、光滑,與磚面齊平。
勾縫完成后,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 7 天。由于耐火磚和勾縫材料均未進水,養護時無需大量灑水,可采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式進行保濕養護,避免勾縫材料因失水過快而出現裂縫。養護期間,應避免雨水沖刷和外力碰撞。
三、質量檢查與驗收
(一)質量檢查
施工過程中,質量檢查員應隨時對砌筑質量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磚的排列、灰縫厚度、垂直度、平整度、標高、勾縫質量等。特別要關注灰縫的飽滿度和密實度,可通過敲擊聽聲等方式檢查是否存在空洞。
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通知施工人員進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工序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二)驗收標準
耐火磚的品種、規格、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
砌筑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
磚的排列整齊、均勻,不得有歪斜、松動等現象。
灰縫厚度均勻,飽滿、密實,不得有瞎縫、通縫等缺陷。
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 3mm/m,平整度偏差不應大于 2mm/m。
標高偏差不應大于 ±5mm。
3. 勾縫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
勾縫材料的品種、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勾縫表面平整、光滑,與磚面齊平,不得有裂縫、空鼓等缺陷。
(三)驗收程序
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向監理單位提交驗收申請報告,并附相關的質量證明資料。
監理單位收到驗收申請報告后,應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簽署驗收意見。
若驗收不合格,施工單位應按照監理單位的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請驗收。
四、安全與環保要求
(一)安全要求
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防護眼鏡、防塵口罩等。在清理耐火磚表面浮灰時,應佩戴防塵口罩,防止吸入粉塵。
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施工機械設備和工具應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安全運行。使用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電氣設備應符合安全用電要求,接地、接零保護系統應可靠。嚴禁私拉亂接電線,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
高空作業時,應搭設牢固的腳手架,施工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嚴禁酒后作業和違章作業。
(二)環保要求
施工過程中,應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塵、噪音、廢水等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清理耐火磚表面浮灰時,可采用濕式作業或在封閉環境中進行,以減少粉塵擴散。
對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應及時進行清理和分類堆放,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和處置。
合理使用施工材料,避免浪費,減少材料的消耗。
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清理施工現場,恢復場地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