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其他行業資訊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發表時間:2025-08-12

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全市科技戰線擂鼓奮進、捷報頻傳。上半年,市科技局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目標,以科技創新“五大行動”破除產業升級壁壘、架起成果轉化金橋、筑牢平臺建設高地,在關鍵技術攻關、創新主體培育、生態優化等領域多點突破,多項指標超額完成半年任務,為鞍山全面振興新突破注入澎湃科技動能。


數據顯示,我市上半年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1家、雛鷹瞪羚企業3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21.6%,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均超額完成半年指標任務。同時,根據企業創新需求,選派省內高校、院所科技特派員85人,解決技術難題136項,獲批省級科技項目41項。市科技局還高質量舉辦了“科技活動周”、第九屆創新創業大賽、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創新項目路演、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對接等系列活動60余場,推動全市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關鍵技術攻關破局“卡脖子”難題。市科技局聚焦產業升級需求,持續深化關鍵技術攻關行動。通過完善“三個一百”科技創新需求儲備庫建設,圍繞新材料、裝備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全面征集企業重大創新需求110項,儲備庫總量達275項,為精準布局科研項目奠定基礎。在項目帶動下,一批“卡脖子”技術實現突破,鞍鋼股份“海洋用關鍵鈦合金材料研制”項目為我國新型水下裝備提供核心材料支撐;中唯煉焦“新型高折射率光學聚酯研制及應用”項目填補國內高端光學材料領域空白;大德廣建材“高性能菱鎂建材制備技術”項目推動低品位菱鎂礦高值化利用,技術成果正加速轉化為產業競爭力。上半年,全市獲批省級科技項目41項,涵蓋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資金等多個類別。


創新平臺構筑產業“新高地”。“國字號”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依托鞍鋼集團重組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落地,獲省科技廳1000萬元資金支持,其研發的深海工程用鋼已應用于亞洲最大管徑海底輸油管線等重大工程。同時,千山灣系列實驗室建設提速,礦業實驗室深化產學研融合促進成果轉化,工程用鋼、菱鎂新材料等實驗室謀劃布局,持續提升重點產業基礎研究水平。在區域創新體系完善方面,海城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成效顯著,菱鎂產業創新平臺獲省級資金支持;中試基地群建設再添新動能,目前已培育儲備菱鎂、采礦選礦、能源裝備等領域中試基地8家,為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端搭建“橋梁”。


創新主體培育量質雙升。高成長型科技企業培育計劃深入實施,上半年新增入庫企業40戶,培育庫企業總數達到280戶。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累計注冊1441家,新獲批遼寧省雛鷹企業22家、瞪羚企業8家,提前超額完成三年新突破220家的目標任務。在新賽道布局上,鈉電池等新型儲能技術攻關成效顯著,星空鈉電自主研發的鈉離子電池示范電站建成,多個關鍵指標達國際頂尖水平;人工智能領域應用加速落地,鞍鋼股份轉爐智能化煉鋼、華泰環能數字孿生智能管理平臺等項目實現重大突破,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成果轉化與生態優化協同發力。科技成果轉化跑出“加速度”,上半年完成各類成果轉化50項,技術合同登記246份,成交額達40.5億元,同比增長21.6%;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通過籌備鞍鋼技術合同登記站、開展高校成果網上發布、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體系,轉化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創新生態不斷優化,“鞍科貸”合作銀行增至18家,單戶貸款上限提至1000萬元,上半年解決企業融資需求4000余萬元;引進科技特派員85人,對接企業75家,解決技術難題136項;舉辦“科技活動周”、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60余場,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