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進口鐵礦石價格呈現出先跌后漲再跌的走勢,最終期末值低于期初值,整體表現為小幅下跌。截止到6月28日,鐵礦石62%澳粉遠期價格指數為106.6美元/干噸,較年初下跌25.45%,62%港口現貨價格指數為107.79元/噸,較年初下跌23.06%。港口現貨價格跌幅小于遠期現貨價格,各品種進口利潤也因此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走擴。此外,同期上海螺紋鋼價格為3480元/噸,相較于年初價格其跌幅為13%,整體表現為成材價格跌幅小于鐵礦石,礦弱材強的局面。
上半年鐵礦石供需兩端的基本面綜合表現下來為供強需弱的格局。供應端方面,2024年上半年全球鐵礦石發運總量7.86億噸,同比增加3478萬噸,增幅4.6%。另外45港鐵礦石到港也對應表現出一定的增量,1-6月份全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6.27億噸,同比增加4405.7萬噸,增幅7.6%。需求端方面,上半年鐵水總產量達到了4.15億噸,同比去年減少1446萬噸,降幅為3.36%。今年以來全球鐵礦石供應及中國鐵礦石到港年同比保持較大增量,而鐵水產量同比表現較為疲軟,故而港口鐵礦石庫存水平在1-3月同比增速擴大,4-6月呈現與前兩年趨勢相反的持續高位。
從價格走勢方面來看,上半年鐵礦石價格漲跌表現分為三個階段:起初受供應超預期、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和負反饋的影響,價格持續下跌;而后在宏觀氛圍轉好、成材庫存去化和鐵水維持上行通道的影響下反彈;第三階段隨著宏觀利好消息減少,交易邏輯逐漸向弱基本面切換,鐵礦石價格明顯回落。
PART01
價格回顧
2024年上半年鐵礦石價格呈現倒“N”型,走勢上先跌后漲,而后繼續回調,整體呈現下跌走勢,其中鐵礦石價格跌幅大于成材,62%澳粉指數累計跌幅25.45%,上海螺紋鋼價格累計跌幅13%。截止6月28日,鐵礦石62%澳粉指數為106.6美元/干噸,62%港口現貨指數為107.79美元/干噸,上海螺紋鋼價格為3480元/噸。
第一階段1月2日至4月5日,62%澳粉指數由年內最高的143美元/干噸跌至目前最低的97.45美元/干噸,跌幅為32%。一季度鐵礦石價格在供應超預期疊加需求恢復不及預期雙重作用下頻頻下跌,另外一季度終端房地產和基建復產復工節奏偏慢,成材負反饋傳導至原料端,鐵礦石價格由年內最高水平跌至年內最低水平。
第二階段4月5日至5月22日,62%澳粉指數由97.45美元/干噸反彈至122.45美元/干噸,反彈幅度26%。宏觀頻出利好疊加房地產寬松政策釋放,終端需求明顯改善,成材維持去化。鐵礦石需求方面,鐵水維持上行通道,市場情緒好轉,買賣活躍度提高,鐵礦石價格反彈。
第三階段5月22日至6月28日,62%澳粉指數由122.45美元/干噸回調至106.6美元/干噸,回調幅度13%。5月底國務院提及嚴格落實鋼鐵產能置換,2024年繼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鐵礦石價格下跌。進入6月份,隨著宏觀利好消息減少,鐵礦石交易邏輯逐漸轉向弱基本面,另外終端需求季節性淡季特征明顯,鐵礦石價格進一步下跌。
鐵礦石價格跌幅大于成材,鋼廠利潤出現明顯修復,截止6月28日,河北螺紋鋼即期毛利為110元/噸,較年初擴大303元/噸。鐵礦石期現方面,今年上半年基差收斂速度快于往年,截止目前,基于09合約,PB粉基差為-4,環比收窄134,近幾年同期最低水平。進口利潤方面,青島港PB粉價格跌幅為21.83%,62%澳粉價格指數跌幅為25.45%,港口現貨價格跌幅小于遠期現貨,即期進口利潤小幅走擴。以PB粉為例,截止6月28日,PB粉進口利潤為-1元/噸,環比走擴17元/噸。
PART02
基本面回顧
供給:上半年產量提升、海外需求恢復緩慢 進口礦供應同比增量明顯
2024年上半年全球鐵礦石發運總量7.86億噸,同比增加3478萬噸,增幅4.6%。其中澳洲鐵礦石上半年發運量4.66億噸,同比減少10萬噸,巴西上半年發運量1.78億噸,同比增加1175萬噸,其他國家上半年發運量1.43億噸,同比增加2314萬噸。
因此,上半年巴西、非主流國家鐵礦石發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量,而澳洲發運量出現同比減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主要在于:澳州礦山上半年受天氣、突發事故影響,疊加澳洲新投產項目產能釋放不及預期;巴西受天氣干擾相對較小,礦山增加設施升級和維護的資本支出,助力增產、發運;非主流國家受突發事故及地緣沖突干擾相對減弱,烏克蘭、南非、印度貢獻明顯增量。
同時在高位發運狀態下,上半年中國45港口鐵礦石到港量也隨之攀升。1-6月份全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6.27億噸,同比增加4405.7萬噸,增幅7.6%。上半年海外需求恢復速度緩慢疊加中國生鐵產量仍處于近十年中等偏高水平,全球發往中國的比例有所提升。根據我網數據顯示,今年全球鐵礦石發往中國比例為76.3%,同比增加1.45個百分點。因此中國鐵礦石到港同比增量大于全球鐵礦石發運同比增量。
根據Mysteel247高爐鐵水數據顯示,上半年鐵水總產量達到了4.15億噸,同比去年減少1446萬噸,降幅為3.36%,日均鐵水產量達到了228.21萬噸/天,同比去年下降了9.25萬噸/天。很顯然今年鐵水的產量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大部分時間表現得較為疲軟,其主要核心原因在于下游需求端表現不佳,開年以來成材庫存在3月中旬才開始去庫,晚于往年大多數的去庫時間。與此同時庫存壓力的上升導致多數鋼廠虧損加劇,檢修高爐的頻率有所增加。對標上半年粗鋼的下降幅度, 發現鐵水的降幅是要高于粗鋼,而出現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今年廢鋼消耗有較為明顯的回升。
受到生產端疲軟的影響,今年以來鋼廠的疏港量、港口現貨成交量指標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均出現了下降。其中45港上半年日均疏港在302.43萬噸/天,同比去年減少2.88萬噸/天,Mysteel統計的港口現貨日均成交量上半年為85.16萬噸,同比去年減少10萬噸左右。今年鋼廠在庫存方面的管理沿用低庫存策略,上半年Mysteel統計的247家鋼廠鐵礦石庫存總共去庫645.7萬噸,去庫幅度6.60%。今年多數鋼廠更加注重整體的盈利狀況,而不是像去年即使虧損也要保證鋼材出貨量,所以在鐵礦石采購方面更注重港口與遠期市場現貨的性價比情況,而在一季度期間,美元貨相較人民幣有明顯的性價比,吸引了部分鋼廠增加海漂貨量,因此港口端補貨情緒相較以往有所減弱。
2024上半年,進口礦港口庫存呈現先加速累庫至近3年同期高位后維持高位波動。今年以來全球鐵礦石供應及中國鐵礦石到港年同比保持較大增量,而鐵水產量同比表現較為疲軟,故而港口鐵礦石庫存水平在1-3月同比增速擴大,4-6月呈現與前兩年趨勢相反的持續高位。
節奏上,年初由于到港量的攀升以及秋冬采暖季限產政策,港庫呈現累庫態勢;后續二季度供應仍維持高位,伴隨鋼企利潤改善,鐵水緩慢恢復,鋼廠在港口提貨疏港力度增加,導致港口庫存累庫幅度放緩,但整體仍是易累難去。截止6月27日統計,中國45港進口礦港口庫存14926.3萬噸,較年初累庫2681.6萬噸,比去年同期庫存高2184.3萬噸;港口在港船舶數也從年初最高點的158條降至6月底的88條。
PART03
展望
下半年供需來看:
海外供應
按照季節性規律來看,每年下半年鐵礦石發運量都要高于上半年,根據往年數據來看,2021年下半年比上半年環比增了3853.3萬噸,2022年下半年環比增加5569.6萬噸,2023年下半年環比增加7549.3萬噸。今年這種季節性特點還是會延續,考慮到全球鐵礦石新投產項目產能釋放節奏,同時折算礦山年度產銷發運目標后,預計今年下半年鐵礦石發運量環比上半年高6015.4萬噸。
國內供應
上半年國內精粉產量受前期事故影響減弱,除山西地區今年復產無望外,河北部分礦山開始復工復產,上半年新增投產項目有限,1-5月國產精粉產量同比增長430萬噸左右。下半年雖面臨冬季開采困難等因素制約的影響,但下半年部分停產企業預計恢復正常生產,同時下半年預計有新增投產項目進行生產,綜上所述,預計下半年國產精粉含量環比將有200萬噸的增量。
國內需求
上半年中國鐵水產量同比減少1445萬噸。對于下半年的鐵礦石需求推算,需要重點考慮四個方面內容,其一是年內多地粗鋼調控政策落地可能性;其二是國內地產政策驅動乏力;其三,地方積極化解債務風險,基建項目開發進度放緩;最后,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新能源汽車以及光伏等產品加征關稅,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年鐵水產量將有一定的減量。我們預計全年生鐵產量同比將下降2000-3000萬噸左右,下半年生鐵產量略高于上半年,但是同比仍有減量。
價格方面
下半年預計鐵礦石延續供強需弱格局,維持高庫存運行,價格中樞下移,走勢上呈現先跌后漲。下半年天氣對發運的影響減弱,預計發運量或將有所增加;反觀需求端,下半年預計受《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的抑制,需求或將表現為收縮,需持續關注粗鋼調控政策對市場需求的擾動。此外還需關注,成本支撐、地緣沖突和買單出口對鐵礦石價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