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新聞
遼寧自貿區營口片區:園區智慧化管理模式
發表時間:2025-08-18

案例


【營口片區】園區智慧化管理模式


專家評估:利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的關鍵數據,以數字孿生技術為底座,構建起智能化園區管理模式,探索了數字賦能傳統產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了服務企業的新模式,提升了園區治理能力。具有向全省復制推廣的價值。


一、主要做法


改革前:園區智慧化管理水平不足,各部門數據孤立,缺乏協同聯動,管理模式傳統,服務效率低,存在諸多壁壘阻礙園區高效運行。


改革后:營口片區通過搭建園區智慧化管理平臺,構建智慧化管理應用場景,打破壁壘,多方協同聯動,形成高效服務模式,實現事件高效閉環處置,提升園區運行管理效能。


(一)以數據要素為切入點,搭建園區智慧化管理平臺。通過建設工業互聯網系列平臺,將園區運行管理涉及的各個部門和系統連接起來,整合 46 個業務系統、276 個維度數據。通過接入可視化設備和智能化監測模塊,運用智能分析算法,為園區運行管理的決策分析、指揮調度、效率提升搭建了基礎能力平臺。


(二)以功能應用為落腳點,構建智慧化管理應用場景。聚焦數字政府、產業發展、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態保護、資產管理等 6 個重點領域,按照 “急用先建、實用優先” 的原則,建設多個應用場景。一是環境保護,實時監測環境參數,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找出環境污染發生的規律和趨勢,同時對歷史數據進行采集分析,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二是施工安全,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工地的安全狀況進行評估和預測。同時建立高空瞭望系統,能及時發現方圓十公里內的高空建筑隱患,并發出預警。三是產品管理,對產品的生產、運輸、倉儲和銷售等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和數據采集,有助于管理者快速做出決策,優化產品生產和調配。四是能耗管理,實時收集能耗數據,提供精確的能耗監測數據和報告,幫助企業降低能源消耗。五是閑置資產管理,針對企業閑置資產盤活、轉讓,可通過場景直觀展示閑置資產的地理位置、周邊情況、詳情介紹等信息,為租賃和承租單位建立便利高效的溝通渠道。


(三)以協同聯動為關鍵點,形成智慧化高效服務新模式。一是多種技術協同聯動。通過數據資源、算力算法、物聯網技術共享共用,形成 “多圖合一、一體化展示、智能化分析” 模式,打造園區管理智慧中樞。二是治理主體協同聯動。形成政府、公眾、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多元化協同聯動模式。企業和公眾可以快速反饋問題,政府作為服務的實施主體,做好政企聯動,多方協同,快速解決相關問題。三是技術與管理協同聯動。利用平臺建立涵蓋事件感知、分析研判、任務派送、指揮調度、處置反饋的閉環處置流程,政府部門打破部門、層級、區域壁壘,協同聯動,實現各類事件的高效、閉環處置。


二、實踐效果


(一)有效提升園區治理能力。一是實現對施工、交通、生產、公共等領域的實時情況快速響應,確保各類信息的實時互動。二是實現對園區企業基本情況、企業分布、重大污染源、風險隱患、報警分布、車輛、公共區域異常情況等多形式、多模式、多維度的可視化監測預警、統計分析和智能化管控調度,讓 “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區” 成為現實。截至 2024 年底,環保累計預警 43 次,采取協同執法行動 27 次,有效護航企業安全生產。


(二)強化數據應用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在提高園區監管水平的同時,從數據應用角度,為企業提供生產、安全、能耗等綜合治理環節的數據支撐,提高了企業問題應對以及決策響應效率。以輔助企業提高決策效率為例:2024 年 7 月,某鍛壓制造企業當月電力消耗激增 35%,系統第一時間預警,經過數據穿透和分析定位,發現系該企業壓鑄工序環節能耗突增導致。后經企業故障排查,車間內確有某臺壓鑄切割設備線路老化且發熱異常,經維修后電力能耗數據恢復正常,及時排除了安全隱患。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進一步深化平臺應用,圍繞智能監管等重點需求強化能力,著力打通數據斷點、數據堵點,減少數據孤島,更好賦能政府數字化治理。


供稿: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


咨詢熱線:
400-110-9771
客服微信:
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