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鋼集團深入學習貫徹寶武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和第十七期決策人研修精神,聚焦“新階段、新戰略、新模式”召開專題部署會,將全員思想統一到寶武“12345”發展戰略和“54321”遠景目標上來。當前,寶武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不銹鋼行業正經歷長周期深度調整,存量優化、減量發展成為主旋律。作為寶武旗下核心二級公司,太鋼集團錨定“建設世界一流不銹鋼企業”目標,立足主責主業深化戰略聚焦,以創新驅動破解發展難題,在材料升級、綠色轉型、全球布局中構建持續競爭優勢,為寶武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聚焦主責主業,找準發展方位,夯實市場主體根基
進入新階段,太鋼集團深刻把握“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變”的行業趨勢,堅決摒棄盲目追求規模的粗放發展模式,將戰略重心聚焦于“材料升級”與“價值創造”。面對內陸企業較沿海企業的運輸成本劣勢,太鋼明確“差異化競爭”主線,對現有業務進行“再審視、再聚焦”,構建“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梯度研發體系,讓核心技術成為破解成本壓力的關鍵抓手。
在經營實踐中,太鋼深入實施太原基地“兩個100、三個50”措施和“三壓減三提升”專項行動,推動資產負債率、兩金周轉等關鍵指標持續優化。通過深化“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化機制,組建專業化產品經營團隊,在大江南北優化營銷布局,在全球范圍壯大營銷隊伍。上半年,太鋼成功舉辦“手撕鋼”產品品牌發布暨不銹精密帶鋼產品推介會,召開首屆船舶行業用戶座談會,各級領導干部深入生產現場、走訪市場一線,將客戶需求與生產實踐深度對接,筑牢“基盤業務”的市場根基。
針對“一總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升級要求,太鋼推動太原基地焦鐵一體化、煉鋼廠整合落地,強化山西內陸基地全流程制造優勢的同時,在廣東、福建等地布局加工配送中心,構建“內陸基地 + 沿海樞紐”的“啞鈴型”產能格局。這一布局不僅縮短了與下游消費市場的距離,更讓沿海基地銷量占比加速提升,夯實了市場化經營主體地位。
堅持創新驅動,突破技術壁壘,鍛造核心競爭優勢
在不銹鋼行業結構性過剩的嚴峻形勢下,太鋼將創新視為“破局利刃”,以技術突破打開高質量發展空間。太鋼構建了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技術創新方面,太鋼瞄準“卡脖子”難題持續攻關。研發的厚度僅0.015毫米的“手撕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工業化量產,應用于柔性屏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產品附加值較普通不銹鋼提升3-5倍。針對高溫合金不銹鋼等高端材料,太鋼與飛機制造企業協同開展“需求導向型創新”,從成分設計到性能測試全程深度參與,使產品一次性通過率提升40%。通過“揭榜掛帥”機制,太鋼在耐蝕不銹鋼、生物醫用不銹鋼等領域集中攻堅,計劃三年內實現關鍵材料國產化率提升30%,研發投入占比保持在營收的5%以上。
協同創新方面,太鋼推動從“鋼材供應商”向“材料服務商”轉型。今年調整200名傳統營銷人員崗位,組建“客戶解決方案團隊”,直接對接終端用戶需求,提供全鏈條材料服務。在標準體系建設上,太鋼主導多項不銹鋼國際標準制定,在交通運輸、深海工程等領域推動材料升級與技術突破,掌握行業發展話語權。同時,聯合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學成立“不銹鋼創新聯合體”,開放實驗室資源共建中試基地,將創新成果從“書架” 推向“貨架”的周期縮短50%。
綠色與智能“雙輪驅動”是太鋼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全國首家完成超低排改造的企業,太鋼常態化保持A級績效,單位產品能耗較行業平均水平低7%。依托山西資源稟賦,太鋼推進短流程煉鋼、碳捕集技術產業化,目標2030年前建成“近零碳示范生產線”,其綠色不銹鋼產品已納入“綠色采購清單”,在新能源汽車、光伏領域應用占比年增25%。智能化領域,太鋼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煉鋼工序自動化率達98%,訂單交付周期縮短30%;“智能能效系統” 年節約標煤10萬噸,成為冶金行業標桿。
塑造品牌價值,拓展全球布局,提升國際競爭地位
太鋼以“三維一體” 戰略塑造品牌價值,通過產品品質、社會責任和文化賦能,讓“太鋼制造”成為高端可靠的代名詞。“手撕鋼”憑借“極致薄、極致強”的品質,成為“大國重器” 關鍵材料;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太鋼實施廢水循環利用、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綠色發展實踐入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案例庫,成為國際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樣本”。
在全球化布局中,太鋼改變過去依賴代理商的模式,推進“海外直供+本地化服務”。在東南亞、歐洲設立加工中心,直接對接高端制造業客戶。為德國某汽車集團定制新能源汽車用不銹鋼時,通過本地化技術團隊全程支持,訂單復購率達90%。
太鋼將ESG納入品牌建設核心框架,構建“目標設定-過程管理-績效披露”全流程體系。環境上,設定2025年碳排放強度下降8%的目標;社會維度,建立“鋼鐵+鄉村振興” 模式,帶動山西呂梁等地區就業超萬人;治理層面,完善董事會多元化結構,獨立董事占比達60%。目前,太鋼ESG報告獲MSCI ESG評級BBB級,躋身全球鋼鐵企業前20%,為品牌全球化鋪平道路。
深化協同高效,優化管控模式,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太鋼以系統思維推進“一總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升級,提升運營效率。實施支持寶鋼德盛行動方案,六個攻關支持團隊推動其經營績效改善;通過“三壓減三提升”專項行動,優化資產配置與資源利用效率,讓資產負債率、經營利潤等指標顯著進步。
太鋼倡導“不銹鋼產業生態圈”理念,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建共享。聯合下游用戶成立應用創新聯盟,發布《不銹鋼前沿應用白皮書》,引導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電池廠商共同開發電池殼體用不銹鋼,通過“需求共創”實現銷量年增長120%。供應鏈管理上,太鋼推行“戰略合作伙伴計劃”,投資參股海外礦山保障原料供應,與鐵路、港口企業共建智慧物流平臺,降低運輸成本10%,構建“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供應鏈體系。
決勝2025,太鋼集團將以寶武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為指引,將“新階段、新戰略、新模式”部署要求轉化為具體行動。以創新為筆、變革為墨,在材料升級中筑牢根基,在綠色轉型中引領潮流,在全球競爭中彰顯擔當,朝著世界一流不銹鋼企業的目標堅定前行,為寶武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