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以下簡稱“鲅魚圈鋼鐵分公司”)厚板車間總控室內,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正實時調控著生產節奏。“過去人工整理厚板周報得花8個小時,現在使用‘智慧大腦’,30分鐘就能完成。”厚板事業部負責人指著AI大模型數據分析系統介紹,該系統可多維度剖析生產數據,自動識別異常并給出解決方案。像板坯號智能識別、推鋼自動對中等過去依賴經驗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都由機器精準把控,卡鋼風險大幅降低。
鲅魚圈鋼鐵分公司數智化轉型的成效不僅體現在生產調控上,更滲透到管理的每個細節。數智計量員系統可整合稱重數據、車輛圖像、歷史記錄等多模態信息,實現每天千余條稱重記錄全量核驗,徹底替代人工抽查模式,每年可為企業節約費用上百萬元。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該公司“1415”大模型專項行動的有力支撐。該行動致力于打造1個“鋼鐵AI智能體”,構建業務運營、人機交互等4類場景集合,推動15個以上AI場景上線,培養50名復合型AI工程師,最終形成“通用+垂直”雙驅動的AI應用技術矩陣。
在原料場集控中心,設備故障報警模式已悄然升級。“回轉風機接觸器吸合故障。”記者聽到,清晰的語音報警取代了“嘟嘟”聲,設備參數被精準轉化為語言,還能按緊急和預警等級分級提醒。操作人員說:“多設備同時運行時,關鍵信息捕捉又快又準,故障響應時間縮短一半,對爆炸、泄漏等重大風險的防范更有把握了。”
數字賦能還讓傳統生產模式換新升級。過去設備點檢全靠老師傅的經驗,如今,設備故障離線輔助分析系統整合了歷年事故數據,形成專業知識庫,通過大模型實時分析設備參數,既能提前預警潛在故障,還能自動生成最佳維修方案。“和之前相比,非計劃停機時間減少了40%。”設備管理部技術員告訴記者。
數智化更加速了綠色發展。厚板事業部智能庫位推薦系統通過分析物料屬性、存取頻率和運輸路徑,自動匹配最優庫位。首席工程師李靖年說:“天車空載時間減少了30%,倉庫空間利用率提高15%。”
制造管理部的金屬平衡分析模型,精準追蹤鐵元素在各工序的流向與損耗,推動單耗指標持續優化;熱軋部精整信息統計系統通過可視化管理,使庫區效率提高15%,間接減少物流環節碳排放……今年以來,鲅魚圈鋼鐵分公司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2%。
目前,該公司正快馬加鞭將大模型應用遷移至“鞍云智鼎”平臺,持續深耕原料場、厚板車間等場景AI功能開發,全力打造“高效協同、全鏈透明”的智能生產體系。圖為鲅魚圈鋼鐵分公司厚板事業部智慧系統賦能生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