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革命者守護的是民族的未來,今天我們更要守好群眾的當下。”營口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趙涵斌介紹說,他們特意將遼河老街巡邏路線的起點設在寶和堂,就是要讓民警們記得,幸福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一代代人接力奮斗的結果。
8月11日,《人民公安報》頭版【銘記抗戰歷史 凝聚奮進力量】專欄以“營口:從寶和堂到幸福城 以新時代奮斗續寫壯麗篇章”為題,報道了營口市公安局黨委部署常態化開展“大巡防”工作、全力守護人民幸福安寧的通訊稿件。
2024年11月份以來,營口市公安局黨委審時度勢、主動作為,部署全市公安機關開展“大巡防”工作,以加強式巡邏防控為切入點,組織機關警力下沉一線,在人員密集、治安復雜、案件高發區域定點執勤、動態巡邏,全面強化社會面整體防控,忠實履行好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守護人民幸福和安寧的神圣職責。
營口:從寶和堂到幸福城
以新時代奮斗續寫壯麗篇章
□本報記者 王春雨 通訊員 邵韋嘉 呂志勇
進入暑期,遼寧省營口市遼河老街熱鬧非凡,人群熙熙攘攘。青石板路旁,寶和堂藥店的木質招牌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80多年前,這里是烽火伉儷張霖、邊江的“隱身之處”。
1942年,共產黨員張霖、邊江夫婦秘密回到營口,開展地下工作。夫婦二人借助寶和堂藥店作掩護,吸收黨員,壯大隊伍。1943年11月,中共中央晉察冀東北工作委員會營口支部建立,張霖任支部書記。在隨后的日子里,張霖、邊江夫妻二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們積蓄的力量,至今仍在這片土地上激蕩。
“民警同志,多虧你們來得快,不然我的損失可就大了!”8月3日深夜,站前區一燒烤店店主宋大姐看著被掀翻的桌子,聲音還在發顫。就在5分鐘前,兩名醉漢在她的燒烤店里打了起來,正在附近巡邏的營口市公安局站前分局南湖派出所民警聽到對講機里的呼叫,2分鐘就趕到現場,及時制止了這起沖突。
去年11月起,營口市公安局黨委啟動“大巡防”工作,將平安防線融入城市肌理。1300余名警力下沉一線后,全市公安機關建立310余個巡邏組,守護城市的安全。
“當年革命者守護的是民族的未來,今天我們更要守好群眾的當下。”營口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趙涵斌介紹說,他們特意將遼河老街巡邏路線的起點設在寶和堂,就是要讓民警們記得,幸福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一代代人接力奮斗的結果。
為了讓巡防工作更加科學高效,營口公安持續優化工作機制,按照“警力跟著警情走、勤務隨著形勢變”的原則,每月開展專題研判,靈活調整警力安排和點位設置。同時,建立“巡特警+交管+綜合執法”聯巡機制,組建40個“聯巡聯治”巡邏組,實現主城區“七橫十一縱”網格全覆蓋,各部門協同作戰,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數據顯示,“大巡防”工作開展以來,營口刑事警情數、治安警情數分別同比下降31.49%和52.03%,全市社會治安局面持續向好。
“大巡防”不僅是腳板的丈量,更是智慧的延伸。營口市公安局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巡邏深度融合,構建起“空地一體、人機協同”的立體化巡防格局。今年夏天,一名游客在山海廣場附近海域游玩時,因體力不支被困在離岸較遠的礁石上。接到報警后,指揮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指令附近巡邏警力趕赴現場,另一方面迅速調派警用無人機升空偵查。無人機實時回傳的畫面,為救援民警提供了精準的位置和海況信息,他們駕駛快艇僅用10分鐘就將游客安全救回。
讓群眾安心的,還有那些“看不見的守護”。營口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衛局新海沿海派出所的駐企民警劉春峰每周都要去轄區物流公司轉轉,他手機里存著反詐宣傳的短視頻,這是他從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中總結的“避險指南”。“就像當年地下黨給群眾發傳單揭露日偽陰謀,我們現在用視頻做宣傳,本質上都是守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夜色中,閃爍的警燈如同跳動的脈搏,融入城市的萬家燈火。巡邏民警的身影,在霓虹燈下被拉得很長,他們的腳步沉穩而有力,仿佛在回應著80多年前那間小屋里的誓言。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營口公安正以新時代的奮斗,續寫著守護平安、服務人民的壯麗篇章,讓紅色血脈在遼河之濱奔騰不息,讓平安之花在濱城大地絢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