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工業振興發展捷報頻傳。鞍山市入選全國第二批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將獲得3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海城市獲評遼寧省“2024年工業強縣(市)”,將獲得1000萬元省獎勵資金支持;千山灣礦業實驗室成功開發國內首個露天礦智能開采生產平臺……一個個新突破標志著以技術升級改造、數字化改造、節能改造、環保改造、安全改造為核心的工業“五項改造”,正引領著我市新型工業化建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前不久,千山灣礦業實驗室助力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開發出國內首個露天礦智能開采生產平臺,建成了亞洲規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露天鐵礦示范基地。隨著技術的成熟,礦山智能開采生產完成了從實驗室驗證到場景落地的關鍵轉變。在2020年之前,齊大山露天礦現場作業主要依賴半自動式的機械化。現今,依托這一智能開采生產平臺,建成了集鉆孔、爆破、鏟裝、運排于一體的全新全流程作業系統,協同開發了多場景協同聯動智能化開采應用,實現了大型露天鐵礦全方位的安全智能開采,極大地提高了礦山安全水平和勞動生產效率。
從傳統車間到智能工廠,從高耗生產到綠色制造,我市以“五項改造”作為工業經濟穩增長的著力點、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點、綠色發展的關鍵點,通過靶向發力,加速鋼鐵、菱鎂、裝備制造、化工等傳統產業煥新,逐步擺脫路徑依賴,釋放出強勁發展動能。統計數據顯示,工業“五改”實施以來,全市累計推進項目700余個,完成技改投資近400億元。今年前7個月,工業“五改”投資達100.1億元,同比增長13.8%;項目庫中5000萬元以上續建及新開工項目137個,總投資248億元;改造帶動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15%以上,新增產品100余種。
工業“五改”與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成為我市工業邁向全新高度的核心密碼。實施“五項改造”中的技術升級改造領域,推動設備高端化替代,引進先進檢測設備;數字化轉型領域,培育智能工廠、搭建工業互聯網,促進算力資源深度融合;節能改造領域,聚焦鋼鐵、菱鎂等高耗能行業,推動余熱回收與綠色體系創建;環保改造領域,主攻減污降碳,推進碳捕集與新能源替代;安全改造領域覆蓋化工、冶金等行業,全面更新老舊設備與應急智能裝備。
市工信局將在工業“五改”工作上持續發力,充分發掘應用場景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培育“平臺+場景+工廠”協同發展的示范矩陣;鼓勵鋼鐵、菱鎂企業對標能效標桿水平,打造一批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點的綠色標桿;支持企業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和產出中的比重,推動企業向“制造+服務”轉型。